阿尔马维尔—迈科普战役(1942.8.6-8.17) 伟大卫国战争中北高加索方面军(辖第12、第18、第56集团军,空军第5集团军,独立步兵第1军和骑兵第17军)在高加索会战(1942一1943)过程中,于1942年8月6—17日在阿尔乌维尔—迈科普方向实施的防御战役。 阿尔马维尔-迈科普战役参战兵力12,18,56集团军;10万多人,装备坦克50多,飞机近百苏军称歼敌1万,击毁敌坦克50多
战争背景
1942年7月底,德军被迫将坦克第4集团军调往斯大林格勒方向,因而大大削弱了北高加索集团。但是德军兵力仍占很大优势。
战争起因
1942年8—12月,苏军在航空兵支援下实施了顽强酌防御交战。在此期间实施了阿尔马维尔—迈科普战役、新罗西斯克战役、莫兹多克—马尔戈别克战役、图阿普谢战役、纳尔奇克—奥尔忠尼启则战役。在奥尔忠尼启则方向,苏军疲惫并消耗了德军,将德军阻止于奥尔忠尼启则接近地,尔后在1942年11月6—12日以有力反突击重创德军主要突击集团坦克第1集团军,迫其转入防御。德军曾企图经由高加索山主脉中部各山口突入外高加索。德军夺取了数个山口,但由于苏军统帅部及时采取措施和防御军队顽强奋战,德军前出各山口南坡的威胁终被消除。至11月底,德军在这里也转入了防御。德军在高加索山主脉西部即图阿普谢方向翻越该山的企图亦未得逞。激烈战斗在这里一直延续到1942年12月月中,在激战中德军曾三次力图突破苏军防御。德军遭受重大损失后停止了进攻,并转入防御。这样,在高加索会战的防御阶段,苏军在复杂情况下被迫暂时放弃了北高加索许多地区。但终于消耗了德军(德军损失10万人以上),并赢得了准备进攻以坚决粉碎德军的时间。
战争过程
苏军突击罗斯托夫
高加索会战的进攻阶段开始于1943年1月1日。根据苏军统帅部的决定,南方面军(1943年1月1日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为基础组成,司令为叶廖缅科上将)在发展斯大林格勒反攻的胜利时,以主力向罗斯托夫实施了突击,另以一部兵力向季霍列茨克实施了突击。外高加索方面军黑海集群受领任务向克拉斯诺达尔、季霍列茨克进攻,而北集群则向莫兹多克、普罗赫拉德内、阿尔马维尔进攻。可见,两方面军应在空军第8(司令为赫留金空军少将,1943年3月17日晋升为空军中将)、第4、第5集团军(司令为戈留诺夫空军中将)的航空兵支援下以及黑海舰队积极配合下协同孤立北高加索之德军主力,尔后加以歼灭。德军统帅部力图使其军队免遭合围,自1月1日起开始仓卒将军队由莫兹多克地域撤往西北方向。在此条件下,外高加索方面军北集群于1月3日开始向纳尔奇克—斯塔夫罗波尔方向追击退却德军,1月24日前解放了莫兹多克、矿水城、皮亚季戈尔斯克、斯塔夫罗波尔、阿尔马维尔等北高加索城市(1943年1月24日起,北集群改编为北高加索方面军,司令为马斯连尼科夫中将)。同时,南方面军向罗斯托夫、季霍列茨克两方向顺利前进,在萨利斯克地域与外高加索方面军右翼会合。
苏军攻占迈科普
黑海集群先于1月11日在辅助方向,复于1月16日在主要方向转入了进攻,1月29日解放了迈科普。2月9日,黑海集群在北高加索方面军编成内(2月5日起)开始了克拉斯诺达尔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克拉斯诺达尔于2月12日解放。苏军的进攻是在春季泥泞、缺少道路、补给线长的艰苦条件下实施的。虽有各种困难,进攻仍极迅猛顺利,得到了敌占区游击队和当地居民的积极支援。德军不顾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的重大损失,进行猛烈抵抗,将被击溃的兵团和部队残部逐步撤向库班河下游和塔曼半岛。2月3日夜间及2月5—9日,黑海舰队输送登陆兵(1.5万余人,附火炮和坦克)先后在新罗西斯克西南和梅斯哈科地域上陆,登陆兵夺占一个不大的登陆场,这一登陆场后来在解放新罗西斯克时起了巨大作用。
塔曼半岛争夺战
在尔后进攻过程中,北高加索方面军各集团军至5月初进至塔曼半岛,遭到德军在既设防御地区即所谓“蔚兰色防线”的顽强抵抗。德军在这里建立了坚固的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由亚速海至新罗西斯克,从东面掩护塔曼半岛。防守这一地区的是第17集团军(16个师),由第4航空队的航空兵进行支援。在以往战斗中被削弱了的北高加索方面军企图在1943年春季突破“蔚兰色防线”,但未成功。此时,库班进行了一场最大空中交战,苏军航空兵取得了胜利。共出动飞机3.5万架次,击毁德机1100余架(参见库班空战)
1943年夏,苏军在苏德战场中央方向和西南方向展开了新的强大进攻,这一进攻有利于在北高加索重新发动进攻。北高加索方面军奉命肃清德军塔曼集团。为达此目的,计划从陆地和海上对新罗西斯克实施突然突击,攻占该市后向上巴坎斯基发展进攻,以便对防守“蔚兰色防线”的集团构成从南面进行包围的威胁。9月10日,开始了新罗西斯克—塔曼战役,结果德军“蔚兰色防线”被突破,新罗西斯克于9月16日解放。德军统帅部竭力保障其军队撤向克里木,企图在各中间地区组织抵抗,但未得逞。北高加索方面军(司令自5月13日起为彼得罗夫上将)与航空兵、黑海舰队和亚速海区舰队密切协同彻底粉碎了德军塔曼集团,并于10月9日全部肃清了德军在高加索最后一个基地塔曼半岛的德军。
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44年5月1日命令,颁发了“保卫高加索”奖章,约有60万人被授予这种奖章。许多部队和兵团获得“阿纳帕”、“库班”、“新罗西斯克”、“塔曼”、“捷姆留克”荣誉称号。新罗西斯克市于1973年5月被授予“英雄城市”的荣誉称号。
德军反攻
法西斯德军“A”集团军群头目未能将苏军合围于顿河与库班河之间,察明苏军已退至库班河左岸后,决心改变主要突击方向,将坦克第1集团军各兵团调向阿尔马维尔和迈科普,其任务是协同向克拉斯诺达尔进攻的野战第17集团军夺取迈科普油田,突至图阿普谢地域黑海沿岸,将北高加索方面军基本兵力合围于新罗西斯克和克拉斯诺达尔两地域。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识破了敌人企图,于8月5日命令北高加索方面军司令、苏联元帅C.M.布琼尼掩护迈科普地域和迈科普—图阿普谢的道路,阻止敌军进至黑海沿岸。战役准备时间极为紧迫。当时阿尔马维尔、迈科普等城市及库班河、拉巴河、别拉亚河均未对东面和东北之敌设防。此外,第12、第13集团军及独立步兵第1军在前几次战斗中已受到很大削弱,并且需要补充武器、弹药和油料。平均每个师要防守40公里正面。在主要突击方向敌步兵比苏军多3倍,炮兵多9倍,航空兵多6.7倍。敌坦克则占绝对优势。
德军进攻迈科普
8月6日,在航空火力准备之后,敌坦克第1集团军的2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和1个轻步兵师转入进攻。8月6—8日在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阿尔马维尔、苏维埃茨卡亚等地域的激烈战斗中,人数不多的部队和兵团虽进行了英勇抵抗,但第12集团军和独立步兵第1军仍然被迫放弃了阿尔马维尔,撤向新克拉斯内、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拉巴河一线。此前,法西斯德军第17集团军先遣部队已进逼克拉斯诺达尔防御围郭。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鉴于情况复杂化,于8月10日又要求方面军首长采取一切措施掩护迈科普、图阿普谢方向。大本营从自己预备队抽调了一些部队和兵团加强该方面军,并令急速组织对迈科普油区和通往图阿普谢道路的防御。但是,由于防御的准备时间有跟和敌人在兵力兵器上占很大优势,苏军未能守住拉巴河一线。8月8—12日,在克拉斯诺达尔、迈科普两方向,特别是在克拉斯诺达尔、别洛列琴斯卡亚、迈科普等地域,战斗十分艰苦。
战役结果
8月10日,法西斯德军夺占了迈科普、别格列琴斯卡亚及别拉亚河左岸别洛列琴斯卡亚地域的一个登陆场,在克拉斯诺达尔方向夺占了克拉斯诺达尔,并进逼库班河。
在以后各次战斗中,敌军企图将苏军围歼于苏兹达利斯卡亚、克柳切瓦亚两地域,打开一条通往图阿普谢方向各山间通路的道路。但是,方面军得到了大本营预备队的加强,增强了抵抗。至8月15—17日前,法西斯德军的进攻被阻于萨穆尔斯卡亚、哈德任斯卡亚、克柳切瓦亚、斯摩棱斯卡亚一线。通往黑海沿岸各山间通路的接近地得到了可靠掩护。敌军在10—12天中共损失官兵1万余人,坦克50余辆以及许多其他技术装备。敌人付出如此重大代价,才得以前进100—120公里,但并未达到预定目的。
战役影响
苏军虽曾暂时放弃一些地方,但是在激烈战斗中不断消灭了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牵制了敌军“A”集团军群主力。这使外高加索方面军能沿捷列克河、巴克桑河并在高加索山主脉各山口及时占领防御,使格罗兹尼、巴库方向和奥尔忠尼启则、第比利斯方向得到了可靠掩护。
战役评价
高加索会战以具有重大政治和军事战略意义的历史性胜利而告结束。在进攻阶段,苏军且战且进达800公里,解放约20万平方公里国土。德军消灭苏军、夺取最富饶的产粮区和石油产地以及打入近东和中东地区的计划彻底破产。苏军在高加索各共和国、边疆区、州的党组织和全体居民以及全体苏联人民积极支援下捍卫了高加索各族人民的领土完整和民族独立,重创德军的精锐军队和航空兵。高加索会战中,仅在苏军实施进攻战役期间,德军就损失官兵28.1万人、坦克1358辆、飞机2000架,火炮和迫击炮7000余门、汽车2.2万辆,以及其他许多武器物资。高加索会战是在直接影响高加索局势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密切配合下进行的,而高加索战事对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进程和结局也产生了极为有利的影响。这种遥相策应的重大战略行动由大本营统筹安排,对粉碎德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高加索会战中,陆军必须在平原、山前地带和山地等迥然不同的地形条件下行动;在大小水障碍地区、滨海地带、隘路、山林地区、高山山口实施战斗行动,并与航空兵、舰队和游击队密切协同。这一切使苏军取得了多方面的战斗经验,如:组织实施防御和进攻战役,特别是高山地区和海滨地带的防御和进攻战役;组织实施登陆战役,根据战区特点组织工程保障、物质技术保障和军队指挥。苏军后来在克里木、黑海北岸和西岸以及喀尔巴阡山地区粉碎德军的战役都运用了这次取得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