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三世(
波斯语:شاه عباس سوم,1732年-1740年),
波斯萨非帝国的末任(第十一任)
沙赫(1732年—1736年在位)。阿巴斯三世为
塔赫玛斯普二世的儿子。
塔赫玛斯普二世于1726年得到
突厥人阿夫沙尔部落
纳迪尔沙率军支持对抗入侵波斯的
阿富汗人。纳迪尔沙成功地赶走了阿富汗人,于1729年于10月的达姆甘战役打败
汉达基王朝阿什拉夫·汉达基,并反击到
阿富汗境内。其后,纳迪尔沙又击退了
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行动,在国内树立起超过沙赫本人的权威。他随即在1732年废黜了塔赫玛斯普二世,将其放逐到
霍拉桑。纳迪尔扶立刚出世的阿巴斯三世为傀儡沙赫。
1736年3月,阿巴斯三世被废,纳迪尔沙自立为沙赫。开创了
阿夫沙尔王朝(1736-1796)。阿巴斯三世被送到与父亲塔赫玛斯普二世一同幽禁于霍拉桑的监狱。
1737年-1738年,纳迪尔沙在对
印度的远征中蹂躏了印度西北部诸省,并且于1739年攻占和洗劫了
德里。他还抢夺了
莫卧儿帝国沙贾汗的
孔雀宝座。他留下自己的长子Reza Qoli Mirza在波斯主政。1740年,有传言纳迪尔沙于印度战死,波斯北部突厥人卡扎尔部落的首领,
阿迦·穆罕默德·汗的父亲穆罕默德·哈桑汗提醒Reza Qoli Mirza伊朗人听到纳迪尔沙于印度战死的消息后,会释放及拥立塔赫玛斯普二世或阿巴斯三世为沙赫。Reza Qoli Mirza遂下令穆罕默德·哈桑汗处死二人及阿巴斯三世的兄长伊斯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