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克教产生于15世纪后期,由鼻祖那纳克在印度旁遮普创建。锡克教吸收了印度教的虔信派及伊斯兰教苏菲派的特点,是一种试图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教义融为一体的宗教。其教义提倡人人平等、友爱,强调现实,主张简化礼仪、朝拜圣地和积极入世,反对印度教的多神论和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同时也反对偶像崇拜和男尊女卑,而且反对妇女戴面纱和幽居深闺以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中的繁琐祭礼。锡克教的经典是《阿迪·格兰特》。
锡克教徒十分敬重该教的首领和祖师,尊称他们为“古鲁”,即“师尊”。第十代师尊时期,男教徒的名字后面加上了“辛格”,意为“狮子”,女教徒的名字加上了“考尔”,意为“公主”。
锡克教的庙很有特点,一般为
金庙,最著名的是在位于印度北部旁遮普邦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城的一座通体镏金的寺庙,是锡克教第五代祖师阿尔琼·德维兴建在阿姆利则城的圣湖“琼浆玉液池”的中心小岛上。这座金庙兼具伊斯兰教和
印度教建筑风格,规模宏大,金碧辉煌,被称为“锡克教圣冠上的宝石”,是锡克教徒心目中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