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研究》创刊于1978年,双月刊,是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
办刊历史
1978年,《阿拉伯世界》创刊,不定期发行。
1982年,该刊刊期以季刊稳定发行。
2003年,该刊刊期变更为双月刊。
2006年。该刊刊名由《阿拉伯世界》更名为《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主要栏目
《阿拉伯世界研究》主要设有特写专稿、政治论坛、外交珍闻、经济纵横、军事天地、古今文化、教育园地、宗教研究等栏目。
报道内容
1、中东问题的理论研究:运用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中东政治、经济、安全、民族、宗教等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
2、中东国别问题研究:对中东国家尤其是埃及、沙特、伊朗、土耳其、以色列、阿尔及利亚等地区支点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社会、文化等问题进行研究。
3、中东国际关系研究:主要包括中东地区格局、中东区域与次区域组织、传统与新兴热点问题、中东国家对外关系、国际体系转型与中东、大国中东外交、国际组织与中东等议题。
4、中国中东外交研究:主要包括中国与中东关系史、中国与中东热点问题、中国的中东战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双边关系、“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东等议题。
该刊关注的主要议题包括:(1)中东极端主义思想和组织的案例研究;(2)中东国家内政与外交及社会思潮;(3)美欧俄及新兴大国的中东政策;(4)中东地区的海洋(五海)政治及环印度洋政治;(5)中国与具体中东国家的双边关系;(6)“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领域和案例研究。
人员编制
据2019年11月第05期期刊内页显示,《阿拉伯世界研究》编辑委员会拥有委员38人、顾问1人,编辑部有责任编辑4人。
活动交流
2018年10月27日,“当代伊斯兰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阿拉伯世界研究》主编刘中民和丁俊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分别作了题为“对中世纪伊斯兰社会政教合一传统的历史反思”和“当代伊斯兰文明:思想危机与理论重建”的学术发言;刘中民教授还对第一场专题讨论作了学术评议。
2019年10月19日,《阿拉伯世界研究》主编刘中民教授和编辑部主任李意副研究员出席了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中国国际关系期刊研究会2019年年会”。出席会议的有29家期刊的负责人、编辑和专家学者,共计70余人。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19年11月12日中国知网显示,《阿拉伯世界研究》出版文献共3913篇。
据2019年11月1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阿拉伯世界研究》载文量为1349篇、基金论文量为355篇。
影响因子
据2019年11月12日中国知网显示,《阿拉伯世界研究》总被下载636142次、总被引8629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458、(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771。
据2019年11月1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阿拉伯世界研究》被引量为1973次、下载量为38165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阿拉伯世界研究》影响因子为0.69,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1945名。
收录情况
荣誉表彰
该刊曾获得首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界科研奖一等奖。
文化传统
精神理念
旨在增进中国读者、学者对22个阿拉伯国家的社会经济、国情、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了解,分析阿拉伯世界与周边中东国家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中阿关系的历史和现状等。
致力于弘扬学术探索与创新精神,促进中国“阿拉伯学”“中东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长期关注西亚北非地区政治、经济、能源、安全、宗教、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强调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力求凸显中国话语和全球视野。
封面演变
《阿拉伯世界研究》期刊封面文化演变过程如下:
现任领导
注:表中数据为2019年11月第05期期刊内页显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