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诗玛
1964年杨丽坤主演的音乐歌舞电影
《阿诗玛》是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刘琼执导,葛炎、刘琼编剧,杨丽坤包斯尔、韩菲主演的音乐歌舞故事片,影片从1964年开始曾在小范围内放映,于1979年元旦在中国大陆公映。
剧情介绍
云南阿着底地方有个彝族姑娘名叫阿诗玛,她聪颖美丽,与勇敢憨厚的青年阿黑相爱 。
头人热布巴拉之子阿支,贪恋阿诗玛的姿色,心存歹念。在传统节日集会中的摔跤场上,阿支不可一世,刚摔倒一个小伙子,便要扯下获胜的彩绸。就在他解绳子时,阿黑从远处射来一箭钉住了旗杆上的绳索,阿支吓得缩了回去。接着,阿黑与阿支展开激烈的较量,最后将阿支摔倒。阿黑获胜赢得全场的喝彩,阿诗玛也亲热地跑过来为他祝贺,阿支见状十分生气。 有一天,阿支学着阿黑的样子,在阿诗玛家附近吹起了笛子。阿诗玛听到笛声,误以为是阿黑,顺着笛声飞奔出去。当阿诗玛在竹丛中见到阿支,怒气冲冲地转身便走,阿支急忙去拉她,阿诗玛用力将阿支甩开。
阿支贼心不死,央媒人海热带着厚礼到阿诗玛的家中,求阿诗玛的母亲将女儿嫁给他。阿诗玛的母亲拒绝了亲事。海热见笑脸相求不行,便恶狠狠地威胁阿诗玛的母亲。这时,阿诗玛闯进来,将海热的酒杯打翻在地,把他轰出门。于是,阿支趁阿黑去远方牧羊之机,派人将阿诗玛劫走。阿诗玛乘隙将与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掷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获讯赶回救援。途中被大山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开出通道 ,纵马驰骋。
在热布巴拉家,阿支用尽种种威胁和利诱手段,都不能使阿诗玛屈服。就在他恼羞成怒,正要举鞭毒打阿诗玛时,阿黑及时赶到。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赛歌,一决胜负。阿黑与阿支赛歌赛了整三天,阿黑越唱越精神,阿支越唱越没劲。阿支赛输,仍不甘心,企图用暗箭杀害阿黑。阿黑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门和大厅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命令众家丁用力拔箭,箭却纹丝不动 。阿支一家被慑服,只得将阿诗玛释放。
阿诗玛和阿黑喜悦地同乘一骑回家。他俩来到溪边,下马小憩。阿支带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并放洪水将阿诗玛淹没。洪水过后,阿黑悲愤绝望地呼唤着她的名字,但阿诗玛已化身成一座美丽的石像,永驻石林,千年万载,长留人间。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1956年诗人公刘把云南作家黄铁、杨知勇、刘绮等人整理的彝族撒尼人叙事长诗《阿诗玛》改编成了同名电影文学剧本《阿诗玛》,随后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该片,决定由凌子风执导,葛炎负责作曲,剧本也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但是“反右”风暴骤起,黄铁、杨智勇、公刘被打成了右派,拍片计划搁浅。1962年,上影厂重新上马这个项目,当年的《大众电影》第四期上也刊登了上影厂将拍摄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歌舞片《阿诗玛》的消息。
剧本创作
经过讨论,制片厂集体决定以1960年李广田重新“修订”的长诗《阿诗玛》作为基础进行电影改编。在电影拍摄前筹备阶段,制作方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界定主角阿诗玛与阿黑的关系。在口头流传的数十种版本中,绝大部分是说二人是兄妹关系,只有一篇材料叙述阿黑和阿诗玛是情侣关系。影片主创人员从文学的艺术性方面分析,认为将两个人的关系改变成恋人关系,更能凸显这个故事的悲剧性色彩,更能表达撒尼人民爱自由、敢于抗争、敢于反抗的精神。于是剧本对原生态“阿诗玛”人物关系进行了改编。
剧本的初稿由葛炎负责写作。在构思剧本时,他综合考虑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各种因素,根据长诗原稿和在云南搜集到的原始素材,他先写了一个清唱剧,这成为该片剧本的雏形。然后,葛炎与刘琼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在清唱剧基础上完成了文学剧本。剧本发表在1963年第二期《电影剧作》上。
角色选择
在选择扮演女主角的人选时,剧组一开始没有考虑杨丽坤,原因一是杨普通话不是很好,二是“阿诗玛”能歌善舞,对扮演者的歌唱水平有要求,而杨是舞蹈演员,不太擅长唱歌。起初剧组属意的人选是在《五朵金花》中扮演第三个金花的女演员,但是,上影厂领导没有同意,提议用杨丽坤。导演刘琼、摄影师许琦专门去相看了杨丽坤,觉得她条件确实不错,年龄也合适,便决定启用杨做女主角。
但是,《阿诗玛》是重点影片,所以中央方面也很关心主角人选,而中央高层传来的意见是杨丽坤形象虽好,但还需要各方面才能。于是,摄制组又在全国范围内挑演员,但实在挑不出比杨形象更好的人,就决定正式报知她来演阿诗玛。为了得中央方面的首肯,上影厂领导徐桑楚让摄影师许琦先拍一段试验片给中央领导看。许琦为杨拍了400尺的胶片,还特意让她说了一句台词,以展现她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最后,女主角人选终于得到各方面的赞成。
配乐
该片的作曲人员数次到云南采风,搜集、录制撒尼人的民歌。为了克服民歌在音调方面的局限性,他们尝试在音乐中融入其他民族的音乐,为此葛炎不但去了彝族各个支系所在地,还跑到了白族聚居区采风,在最后创作阶段,他们把汉族戏曲的元素也糅合进去。
幕后花絮
相关公司
宣传发行
上映信息
影片特色
获奖记录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虽然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该片的民间传说的神话色彩还不够浓,特别是歌词没有尽量采用原作,有些歌词失去原作的纯朴美丽,也有部分创作的歌曲失去原来民间曲调的优美。但是,从总的倾向来看,这还是一部富有民族特色的健康的优美的影片。演阿诗玛与阿黑的两个演员的形象是朴实可爱的,较之某些影片的演员的过火表演,也比较真实、自然、朴素。(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荒煤评)
该片把爱情描写融合在特定历史背影和社会斗争中去,引起人们的丰富想像,抒发群众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恶势力的深仇大恨,这正是它在艺术上独特的构思和创造。(原《电影新作》副主编边善基评)
相关事件
禁映与复映
1964年6月,制片厂完成了整部影片的制作,将成片送到文化部审查。陈荒煤、夏衍对该片持肯定态度,认为只要稍做一些改动。然而,从7月2日开始,文化部开始整风,夏衍、陈荒煤遭到批判。江青公开宣称包括《阿诗玛》在内的大批影片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康生也称该片是“大毒草”。影片遂被搁置。1966年4月11日,中宣部发出《关于公开放映和批判一些坏影片的通知》,文中共列出7部电影,《阿诗玛》为其中之一。此后,《阿诗玛》被禁止公映,只作为批判对象在小范围内进行过放映。在“文革”中,该片的主创人员均受到不程度的迫害。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一大批被“四人帮”打入冷宫的影片陆续与观众见面,《阿诗玛》却迟迟没能获准上映。1978年3月,陈荒煤到昆明参加学术会议,提出希望能看看影片。经当地政府安排,他观看了这部还没有公开放映就被封存长达14年之久的《阿诗玛》。9月3日,陈荒煤发表了他恢复自由后第一篇关于电影的文章——《阿诗玛,你在哪里?》,呼吁解禁影片,为主演平反。随后,上海《解放日报》刊登《阿诗玛就在我们身边》文章,介绍杨丽坤的现状。稍后,文化部给杨丽坤平反。《阿诗玛》影片本身因涉及恋爱和神话情节,未能立即获准公映。有人担心影片将民间传说中阿黑和阿诗玛的兄妹关系改成爱情关系有损于撒尼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有碍于正确执行民族政策。为此,文化部和民族事务委员会的人士还专程到阿诗玛的故乡——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奎山地区放映该片,请撒尼人鉴定。12月27日,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为庆祝中美建交公报发表举行的电影酒会上,放映了《阿诗玛》。1979年元旦,《阿诗玛》终于在全国公映。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9 02:13
目录
概述
剧情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