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说示
佛教术语
阿说示是释尊时佛教教团之五比丘之一。据《
大毗婆沙论
》卷一二九所载,阿说示尝在室罗筏城誓多林,不知四大种灭于何处,后入定至大梵天,问梵王,梵王亦不知,然矫乱作答云云。盖此说成为谄、诳二烦恼亦通于初禅之事例,而为诸论所引用。
梵文名: As/vajit、As/vaka,
巴利语名: Assaji,
藏文名: Rta-thul
音译又作:
阿湿缚氏多、阿湿婆恃、阿奢逾时、阿舍婆耆、阿说可、阿湿婆、跋智致、安陛、阿鞞、阿输等。
意译作:
马胜、马星、马师、调马。
《无量寿经》中记为: 尊者正愿。
即与阿若憍陈如等同是佛最初的弟子,以威仪端正著称。
一日于王舍城街上乞食,舍利弗见其仪容端正,乃问其所从之师为谁、师所行法如何 ?
阿说示答以: 师事释尊,所行法为‘
诸法因生者,彼法随因灭;
因缘灭即道,大师说如是’。
舍利弗因之而心眼开发,遂归依佛陀,证得法眼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3 17:09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