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态系统是生态学名词,指特定陆地生物群落与其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统一整体。
概念释义
名词解释
陆地生态系统是指特定陆地生物群落与其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统一整体。
主要特点
陆地生态系统占地球表面积的1/3,它是为人类提供了居住环境以及食物和衣着的主体部分,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陆地的生态环境复杂多变,生物群落的种类也很多,两者的相互结合从气候炎热的赤道到气候严寒的两极,从气候湿润的近海地区到大陆腹地的干旱荒漠,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陆地生态系统。
影响因素
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化与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海陆分布和由于各地太阳高度角的差异所导致的太阳辐射量和季节变化,以及与太阳辐射量相联系的水热状况,即水分和温度。通常情况下,水热条件变化的主导因素包括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等。纬度主导温度条件,形成纬向地带性;经度主导水分条件,形成经向地带性;海拔高度影响温度和水分,形成垂直地带性;还有地形与岩石性质的不同,也对陆地生态系统有所影响。
名词辨析
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
区别:陆地生态系统主要以大气和土壤为介质,生态环境极为复杂。从炎热的赤道到严寒的两极,从湿润的近海到干旱的内陆,形成各种各样的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相比,陆地生态系统无水的浮力,温度变化大,多数营养物质通过土壤溶液进入生物体。
联系: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都是组成地球生物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术语分类
根据植物群落的性质和结构分类,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极地(苔原)生态系统。除此之外,还有人工影响形成的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价值意义
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是生物学领域里的课题之一,是与分子生物学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宏观方面的研究。它是生态学研究的必然发展,是生态学和各有关学科的综合和概括。
实际应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的制约因素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包括耕地资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和农田生态系统抗逆性降低、草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灾害风险增大、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通过耕地保护、农作物轮作、农作物与家禽多样化、养分循环利用、害虫天然控制、土壤保持、降低肥料等外源投入的副作用等方法,可以防止陆地生态系统的退化;通过优化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等方面,可以促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