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浑戎是一个原本在我国
西北,据《左传》记载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38年)被强制迁徙到洛阳附近,《左传》载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因其貮于楚国为晋国所灭,然后举族迁往巴蜀之地的游牧部落。
陆浑戎在《
左传》等史书上有明确记载,他们原来居住在
瓜州,公元前638年被
秦国强制迁往洛阳。瓜州的位置,有学者认为在敦煌,秦岭北麓,还有人认为在华山与黄河之间。作为
游牧民族,戎人的流动性很强,但过去大致生活在西北甘肃、青海、陕西一带。
陆浑戎的服饰、饮食、礼节等与华夏人大不相同,他们披散头发,穿兽皮,不以粮食为食物。陆浑戎国君驹支自言:“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初次见面相互馈赠的礼物)不通,言语不达。”
陆浑戎是戎人中强大的部族,秦穆公吞不下这块硬骨头,就想把他们逼走,但把陆浑戎安排到哪里去呢?恰在这个时候,秦国与晋国发生了冲突,晋惠公被秦军俘虏,于是秦穆公就打起了小算盘:把陆浑戎踢给晋国人。
晋惠公是历史上著名的背信弃义的国君。他是
晋献公的儿子、
晋文公重耳的弟弟,因被迫害,他和重耳都被迫逃离晋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晋惠公得以回国继承国君之位,他曾向秦穆公承诺:“如果得以回国,愿将河西之地割给秦国。”但如愿继承国君之位后,却拒绝割地。不久,晋国受灾,晋惠公向秦国求购粮食,秦穆公派遣大量船只通过渭河往晋国运粮,从秦国都城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到晋国都城,运粮船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第二年,秦国受灾发生饥荒,向晋国求购粮食,却被晋惠公拒绝,并且乘机派兵攻打秦国。
说起来秦晋还是亲戚,晋惠公的姐姐是秦穆公夫人,经夫人说情,秦穆公放晋惠公回国。放晋惠公是有很多条件的,相当于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签了一个“不平等条约”。晋惠公回国当年,将晋国河西八城割给秦国;第三年,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为质;第七年,接纳陆浑戎整体东迁。
“陆浑戎”成为考古热词。位于洛阳伊川鸣皋镇徐阳村的墓地被发现,让久已消失的陆浑戎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其学术价值得到考古界高度重视,顺利入选“2015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到战国时期,曾经的蛮、狄、夷、戎皆以华夏自居,广大地域的人口形成民族共同体,为秦汉的统一和辉煌奠定了基础。
陆浑戎墓地考古有很多有趣的内容:陆浑戎人的骨骼长而粗壮,成年男性身高一般在一米八左右;他们墓葬和车马的形制已经非常中原化了,但在车马的旁边,随葬大量牛羊头蹄,这是西北戎人特有的习俗。专家们认为,这个墓地的发现,提供了部族融合和突变的考古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