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缘冰
位于南极大陆边缘、与大陆相连的浮动冰层
陆缘冰一般是指位于南极大陆边缘、与大陆相连的浮动冰层,通常在由冰河流入海洋过程中形成。陆缘冰本身的解体融化对海平面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但随着它的解体,原先受其保护的冰河等往往会加速融化,这不仅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还可能对洋流循环和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很关注陆缘冰的命运。
基本信息
陆缘冰也称为固定冰,是与南极大陆相连的一种最为坚硬的海冰。在陆缘冰的边缘地带,陆缘冰与浮冰区有明显色差。大片的海冰环绕着南极大陆。每年九月份海冰范围最大,约为1900万平方公里;二月份海冰范围最小,约为400万平方公里。南极海冰的季节性变化是影响全球气候系统的主要因素之一。
特点
沿着海岸形成,并与海岸或海底冻结在一起。
分类
沿岸冰
沿着海岸、浅滩形成,并与其牢固地冻结在一起的海冰。沿岸冰可以随海面的升降作垂直运动。
冰脚
固着在海岸上的狭窄沿岸冰带,是沿岸冰流走后的残留部分或涨潮时糊状浮冰以及浪花飞沫附着在海岸聚集冻结成的冰带。
搁浅冰
退潮时留在潮间带或在浅水中搁浅的海冰。
历史研究
过去10年中,南极东部的拉森陆缘冰两次出现大面积的突然解体,让科学家们颇感困惑。由英国和阿根廷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小组最新研究认为,这一现象可能与拉森陆缘冰之下的海水变暖有关。
1995年和2002年,拉森陆缘冰北部两块面积分别相当于卢森堡领土大小的区域分别解体,形成冰山。两次解体均在几个星期内完成,比南极陆缘冰通常的变化速度快得多。早先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南极地区气温上升导致了更多冰雪融化,融水渗入陆缘冰后加快了裂缝的形成和最后的解体。
英国剑桥大学谢泼德领导的研究小组认为,气温上升这一理由并不充分。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造成拉森陆缘冰部分解体的主要原因可能并非表面融水,而是海水变暖后从底部对其所产生的消融作用。谢泼德等人的研究论文发表在10月3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典型陆缘冰
罗斯陆缘冰
南极洲最大的陆缘冰。在 罗斯海南部,南达南纬85°以南,北达南纬78°。长、宽各约640公里以上。面积53.85万平方公里。大部浮在 大陆架上,冰厚约200米。流速平均每年1,240米。表面除局部有裂缝和压力脊外,大半平滑,便于 雪橇通行。临海的前缘形成壁立的冰障。1841年英国人 罗斯首先到达。
菲尔希纳陆缘冰
南大西洋威德尔海深入南极洲南部的陆缘冰。北起南纬70°-77°,最南达南纬83°。东为科茨海岸,骤向南折,切入内陆高原。沿岸为由砂岩构成的平顶断块山地,东为新期褶皱的高原山地,冰川发育。面积48.3万平方公里,规模仅次于罗斯陆缘冰。每年平均流速为1,260米,通行困难。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5:43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特点
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