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豪杰,男,1974年1月出生,汉族,籍贯江苏南通,研究生学历,教授,2001年7月参加工作,201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组部第二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1996.09-2001.07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博士
1992.09-1996.07 厦门大学 化学系 学士
工作经历
2008.01-至今,复旦大学化学系和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
2004.01.-2008.01,复旦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2003.09-2004.01,复旦大学化学系,讲师
2006.09-2007.09,美国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院,访问学者
2001.09-2003.07,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后
社会兼职
2011-至今,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理事
2013-至今,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5年起任国际糖复合物组织Scientific Advisory Board Member;
2016年起任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糖复合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8年起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
课题组研究兴趣是基于生物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建立与应用研究。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往往是丰度较低的蛋白质并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有关,这些重要的蛋白质由于本身存在的量极少或修饰的量极少而很难得以有效鉴定。低丰度蛋白质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精准质谱定性和定量分析作为一个艰巨的前沿研究任务,适合质谱鉴定的样品处理方法和相应的质谱分析方法对实现该任务起着首要和关键作用。课题组建立了一系列复杂背景干扰下低丰度蛋白质和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的高灵敏鉴定和高准确定量新方法,在重大疾病蛋白质标志物高灵敏鉴定和高准确验证关键环节获系列重要成果。
课题组长陆豪杰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S973课题等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在包括Nat Immun, Nature Commun,Angew Chem Int Ed,Mol Cell Proteomics,Anal Chem,J Proteome Res等在内的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68篇,被引2900余次,在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的104篇SCI论文中,有29篇的同年同领域引用率排名前20%,其中有2篇排名前1%,14篇排名前10%。在质谱分析和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应邀撰写多篇综述,包括发表在Anal Bioanal Chem(2010), Anal Meth(2012), Glycoconjugate J(2012), Clin Proteomics(2014),以及Chem Soc Rev (2015)等。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项。
教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分析化学
研究生课程:蛋白质组学新技术和新方法
所获荣誉
人才项目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部,2014
东方学者——跟踪计划,上海市教委,2013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科委,201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
东方学者,上海市教委,2009
曙光学者,上海市教委,2008
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2006
所获奖项
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教育部,2014
上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二),上海市科协,2014
青年化学奖,中国化学会,2009
自然科学提名一等奖(第四),教育部,2005
科研奖励
发明专利
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501300,蛋白质组精准鉴定搜索引擎及技术体系(2016-2021);
2.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项目,15JC1400700,高通量高精准肿瘤特异蛋白质标志物筛选和检测研究(2015-2018);
3.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21335002,高特异高通量糖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检测与识别新方法(2014-2018);
4.973项目课题,2012CB910600,基于色谱-质谱的蛋白质组相对定量新方法和新技术(2012-2016);
5.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1025519,蛋白质质谱鉴定新方法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2011-2014);
6.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1070732,糖蛋白质组定量新方法用于人类大肠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2011-2013);
7.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11XD1400800,蛋白质定量新方法及其在人类大肠癌标志物的研究(2011-2013);
8.东方学者及跟踪计划,2013-10(2013)。
代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