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尚书吏部郎中兼侍御史陈中师,早以体物之文,待问之学,中乡里选,第甲乙科。及筮仕立身,皆有本末,不背俗以矫逸,不趍时以沽名,从容中道,自致闻望。累践郎署,再参宪司,官无卑崇,事无简剧,如玉在佩,动必有声,为时所称,何用不可。朕以立国之本,礼乐为先,今之太常,兼掌其事,贰兹职者,不亦重乎?历代迄今,谓之清选。往复是命,伫观有成,予方急才,尔宁久次。可太常少卿。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临渭区),一生经历了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朝。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曾任过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少傅等职。自居易前期有热情、有锐气,是个同情人民,敢于反映民间疾苦、敢于揭露官场黑暗面的正直官吏和诗人。他倡导了“
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后期锐气消失,棱角磨平,潜心佛事,以知足常乐,“独善其身”自居。自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浅显著称,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他自己分之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元稹编辑为“白氏长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