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于阶
明户部尚书陈于陛之弟
陈于阶,字子升,河北曲周堤上村人。万历三年(1575)以进士令桐,南京户部尚书陈于陛之弟,为官清廉,作风扎实,知令桐城期间,修城垣,重教育,兴书院,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桐城官绅曾为他立碑建祠,“陈侯生祠碑记”即叙述了此事。此碑高2.4米,宽0.8米,刻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十一月初一,现立于浮山五云岩内。
1人物生平
陈于阶,字子升,河北曲周堤上村人。万历三年(1575)以进士令桐,南京户部尚书陈于陛之弟,其家乡人陈为大臣二臣。至今在其故乡流传很多有关他们兄弟俩的故事!为官清廉,作风扎实,知令桐城期间,修城垣,重教育,兴书院,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桐城官绅曾为他立碑建祠,“陈侯生祠碑记”即叙述了此事。此碑高2.4米,宽0.8米,刻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十一月初一,现立于浮山五云岩内。陈于阶其后升户部主事,官至怀隆兵备,负有盛名。
2人物评价
主要贡献: 清代著名的桐城籍文献学家萧穆曾撰文记叙了曲周陈公和邑绅盛汝谦、吴一介等人修筑桐城砖城墙之事,我引述一下有关文字吧:桐城县城自唐开元二十二年(734)迁至龙眠河西岸(即今址)后,就筑有土城墙,至明代,因历经风雨沦桑,已残缺不全,濒于倾圯。陈于阶赴任后,认为桐城地居皖中,“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既为兵家必争之地,亦是商贸集散中心,需建完备的城池,于是陈公与桐城士绅一道制订了建城方案,筹集了必需的资金,调集了擅长于建筑的能工巧匠,就地起窑烧砖,历时一年余,完成了营建砖城的重任。竣工后的桐城砖城城墙,周长6华里,通高3丈6尺,雉堞1673垛,有城门6座,东为“东祚门”,东南“向阳门”,南称“南薰门”,西是“西城门”,西北“便宜门”,北名“北拱门”。整个工程耗银21200两,城池之固,居江淮之冠。工程竣工后,兵部尚书翁大立为此亲撰《桐城城墙营建记》并勒石以昭。新建的桐城城墙,不仅以坚固著称,而且构筑精妙,依山临河而似一只“金龟”寓“金龟永寿”之意,六座城门恰如龟之首尾四足,桐溪渠、洙泗河犹同龟肠曲折其间。桐城砖砌城垣建成后,历经风雨和战火的考验而屹立于江淮大地。崇祯八年至十五年(1635—1642),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先后数次攻城,终因守城官兵凭藉坚固的城墙而未果,故有“铁打桐城”的美誉。抗日战争中,为便于城中居民疏散以避日寇空袭,1939年4月3日始,历时半月,这座矗立在桐城大地上三百六十余年的城墙被拆除。今日的环城路,即为当年古城墙的墙址,城墙虽不复存在,然环城路依然忠实地记录了当年桐城人民创建的业绩以及倡导者的精心筹谋之功。
陈于阶文采斐然,擅长书法,枞阳浮山之上的“盘谷关”、“紫霞关”、“水天洞口”诸字均为他所题刻,而滴水岩内“天河队王”石刻更彰显了他的灵慧心思。这副石刻是赞美滴水洞内悬瀑如天河坠玉的,却书为“天河队王”,为什么呢?因为滴水洞底面积约200平方米,洞高约26米,洞内空谷回音,是一个天然的回音壁。洞顶的缝隙“一线天”中夹有一块椭圆形的巨石,恰如“龙口衔珠”,而悬瀑从那“龙口”之中飞坠而下,水滴石穿,洞底形成了一串串大小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天然小石臼,洞底早就毫土无存。这穿石之水,既然流出于“一线天”的“龙口”之中,并掉在这空谷回音的巨洞之下,当然可以称之为“天河”之“玉”,而“坠”字本该以“土”为底,但是“石者,土之母也”,“坠”的上半部就落笔在石头之上,而且这个洞底的土早被这“天河”之水冲光了,所以“坠”的下半部不见“土”字,真是此时“无土胜有土”啊!而细看“王”字,那中间的一横最长,实际上是由两笔构成的,即一短横的右边有一点,只是点得不太明显,好象点错了位置。我们有这样的经验,玉珠自高处掉在石上,落得越深弹得越高。那么,“玉”自“天河”而下呢?因此,这四个字应该读为“天河坠玉”,这副石刻是陈公匠心独运着意书错的,包含着独特的意境和审美情趣。
3.亲属
兄弟:陈于陛,其家乡父老称为“大臣,二臣”至今流传着很多关于他们兄弟俩的传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9 11:39
目录
概述
1人物生平
2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