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陈士渠,男,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生,山东费县人,1995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诉讼法博士,一级警监。
人物履历
初中就读于费县四中,初中毕业后考到了费县一中。1991年参加高考,报考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时报考中国政法大学。1998年到公安部刑侦局工作,后赴部办公厅工作。
长期在公安部刑侦局工作,还曾担任过公安部办公厅秘书。
2007年12月,公安部成立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担任部领导秘书四年有余的陈士渠被任命为办公室第一任主任。
随后,陈士渠出任公安部刑侦局副巡视员,并继续兼打拐办主任,
2017年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
2019年8月-任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援藏干部)。
主要成绩
在打拐专项行动和反拐综合治理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荣立公安部个人二等功,被评为第一届“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标兵”。
2011年度“十大法治人物”,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等荣誉称号。
2012年5月18日,被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出席第九次全国公安英模和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受到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接见。
由他主持起草的国家反拐行动计划,讲解他撰写的论文《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形势和防控对策》,看“宝贝回家”网站上的各类信息。中间,他接受一家媒体采访,讲打拐形势,犯罪特点,行动成效,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重点。众多的数据,详细的案例,法律条文,他一一道来,不用翻看材料,不用凝神细想。
网络大V
除了作为一名资深警察,陈士渠的另一个身份是网络大“V”。
作为打拐办主任,自2010年12月以来,陈士渠先后在新浪、腾讯开通个人实名微博,利用这一网络工具创新反拐工作。同时,他充分发挥微博等新型媒体的作用,主动回应群众期待,收集了大量拐卖案件线索。
在《中国青年报》2015年4月的一篇报道中,陈士渠提到,“微博打拐”的信息化手段有3大特点:参与人数量多;信息碎片化;便于在短时间内形成爆发式关注。“这都可以减少拐卖犯罪的隐蔽性、流动性带给公安机关的困难。”陈士渠说。
截止2017年4月16日中午查询新浪微博发现,陈士渠的实名微博已有经700万的粉丝,已发布超24000条微博。
学术成果
主要学术成果:
1、专著:《检察官出庭公诉实务》,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年5月版,16万字;
2、主编《刑事执法办案须知》(上册,下册),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3、论文:《香港反黑立法考察》,《公安研究》2001年第7期;
4、论文:《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形势和对策》,《公安研究》2000年第4期;
5、论文《浅析刑事错案的纠正》,《人民公安报》2006年12月1日;
6、论文:《刑讯逼供的成因及治理对策》,《人民法院报》2006年12月26日。今后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证据学,侦查学。
7、著作:《跟陈士渠学自我保护》,北京出版集团,2018年1月版,18万字
人物荣誉
曾被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十大法治人物、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公安部记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
2022年7月,被授予“第九批援藏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7 11:07
目录
概述
人物履历
主要成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