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生,男,1965年9月生,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81年9月—1985年7月,陈宁生在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专业本科学习。
1985年8月—1988年8月,在成都理工大学任教。
1988年9月—1991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学习,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2年7月—2002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2年7月—2004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2年9月—2006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学习,毕业获博士学位。
201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2023年,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截至2023年4月,陈宁生主持完成了天山天池、樟木镇、
白鹤滩水电站、西昌邛海、都汶高速和一带一路区域尼泊尔Bhotekoshi水电工程6个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示范项目。他创立了泥石流的物源控制理论,解释了泥石流集中于干旱地震影响区,而非降水越多泥石流越多的灾害现象。并研发了分级多指标的泥石流预测、判识与预警技术系统,攻克了泥石流灾害预测的难题,连续8年针对西部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成功预测,实现了泥石流防治工程的高精度勘查、高效率运行、精细化效益评估,成果推广应用于20多个城镇和10多个水电工程减灾,产生了50多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
截至2022年11月,陈宁生已发表论文197篇;SCI论文60篇,第一和通讯作者52篇,出版专著5部。
据2023年5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信息显示:陈宁生先后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中英、中智等3项重点基金项目),4个科技部科技支撑课题;5个中尼、中澳等国际合作项目。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陈宁生是国家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副主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应用第四纪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陈宁生有着卓越的科研成就,在社会活动中做出了杰出贡献。”(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 评)
“陈宁生牵头的高科院科研团队先后参与青海省玛多地震、门源地震、德令哈地震等灾害的调研评估、次生灾害防范等工作,为青海省做好灾后重建、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防范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青海师范大学 评)
“他(陈宁生)是中国防灾减灾思想库的突出贡献者,哪里有地质灾害隐患,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无数次置身险地的科研探索,他写满了20多个野外笔记本,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数据和科研成果。”(《
四川科技报》 评)
“陈宁生从20世纪80年代接触到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之后,就一直在这一领域中前行不辍,时光荏苒几十载,他的身影遍及中国的山地灾害防治一线,在那里留下了属于中国山地人一个个坚实的印记。”(《
科学中国人》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