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山
现代书画家
陈定山(1896年~1989年),杭州人。名蘧,字蝶野、小蝶,室名醉灵轩。四十岁后改字定山。工书画,兼善诗文。笔墨由洗炼而渐趋繁复,千岩万壑,气韵无穷。风格上盖收子久、山樵、香光、麓台为一家。加上身行万里,胸藏万卷,故能变化于笔墨之外。所作诗画,颇多奇郁苍凉之感。父亲蝶衣,妹小翠,妻子张娴。
个人经历
陈定山(1896年~1989年)现代书画家、美术史论家、文学家、实业家。原名琪,又名蘧,字小蝶,号公曦,别署蝶野、醉灵生,四十岁后改名定山,晚年署定公、定山人、永和老人等。室名醉灵轩、七层楼、萧斋、定山草堂。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天虚我生陈栩(栩园)长子,十岁起学诗文、书画、昆曲、皮黄。
十四岁入法政大学,后入圣约翰大学,因不合兴趣退学,步父后尘踏上文坛。创作的言情小说有《怪指环》《欧洲各国宫闱记略》《嫣红劫》等多种。同时成为上海《小说月报》《游戏杂志》《女子世界》《申报》副刊《自由谈》的主要撰稿人。以卖文积累资金,协助其父于1918年创立上海家庭工业社,任副经理等职长达二十年,致力发展民族工业。生产的无敌牌牙粉等家庭日用品行销全国。与郑午昌、孙雪泥、李祖韩合股在上海创办汉文正楷书局,在浙江东阳又创办垦荒桐林场,抗日战争期间在云南筹办西南兴业公司。
抗战爆发后任上海市商会执行委员兼抗敌后援会副主任,曾亲赴前线慰问将士、救护伤员。上海沦陷后遭日本宪兵逮捕入狱。经朋友营救出狱,但受日本特务监视,创办的实业家产被日寇掠夺无存,只得在沪隐居寓所,卖书画维持生计。民国时期活跃于上海画坛,1919年参加天马会探索中西绘画结合的活动。1929年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在上海展出时,任特刊《美展》三日刊的主编之一,后任上海美术周刊《美周》主编之一。1932年参与创办中国画会,为执行委员,后又任理事。1935年赴英国伦敦举行的“中国艺术展览会”在上海预展,被故宫博物院聘为该艺展的十一名审察委员之一,参与鉴定展品。1943年参与创办中国画苑画廊,有三层楼面的展览厅兼有画室和会议室,成为上海美术界的重要活动场所,先后举办各种美术展览154次,并设有资助清贫书画家办展基金。1946年任上海美术会理事。1947年任上海市美术馆筹备处设计委员,参与制订建筑方案,提出“中国近百年画展”计划,并参与《中国近百年画集》和《近百年画展作品识录》的编写和出版工作。早年所撰美术评论《从美展作品感觉到现代国画画派》(1929年刊《美展》特刊第4期),对民国初期的中国画坛概括为复古派、新进派、折衷派、美专派、南画派、文人派;美术史论《清代无画论》(刊1934年《国画月刊》第2、3期),甚有影响。1948年赴台湾,在国立中兴大学、淡江文理学院等校执教外,重操文字生涯,于《经济时报》《金融时报》等副刊辟有专栏,发表美术史论、评论、掌故及诗词、小说等。晚年美术论文辑成《定山论画七种》,1969年由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出版。在台北、韩国举办个人书画展多次。工诗词,善画山水花卉。
主要作品
对联作品
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
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美丽富饶的海岛,而地处亚热带的台北阳明山,更是个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风景名胜之地。在这里,楹联作者陈定山先生通过这副对联,将阳明山清幽雅致的迷人景色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既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流露出他自己在经过大半生奋斗、到了暮年之际的一种贪求清逸和超脱世俗的思想情感。这副对联采用了楹联中衬托和比拟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将阳明山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互相衬托,巧妙的结合起来,并作了形象而又生动的比拟。
如上联的“水清鱼读月”,以“水”之“清”作参照来突出“鱼”之“读月”,把阳明山清澈的泉水、湖水描绘得一清见底,清澈得鱼在月明之夜欣赏月亮的微妙情景,也看得清清楚楚。这里的“鱼读月”就是对鱼在水中活动情形的形象比拟,好象鱼和人一样会“读月”。“鱼读月”本是动景,和“水清”相互衬托,巧妙结合,又反过来加深了对水的清澈程度的渲染。下联的“花静鸟谈天”,同样是以“花”之“静”作参照来突出“鸟”之“谈天”。二者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将一个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环境描绘得幽静异常,连鸟在花丛中“谈天”也听得清清楚楚。这里的“鸟谈天”,不仅是对花海中的鸟鸣声作了形象的比拟,而且对繁花似锦的幽静景色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
这副对联还采用了“藏字”的艺术技巧。所谓藏字,就是作者把要表达的意思用字藏入联内,让人细心体会,慢慢思索,是一种构思精巧的艺术手法。这副对联,作者在上联中藏了一个“清”字,下联中藏着一个“静”字,连起来就是“清静”二字,这里既对阳明山环境清幽优美的特点起了画龙点睛突出主题的作用,又表达了作者对清静舒逸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此联也有人改写成“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
画派著作
陈定山是现代第一个研究和收藏“海上画派”之人。关于此方面的著作有《近百年名画家列传》《定山论画七种》《画苑近闻》《春申旧闻》等。在陈定山诸多著作中,《画苑近闻》一书,此书主要所述“海上画派”的轶闻掌故。其中有任熊、任薰、任颐、任预、任霞、张熊、吴昌硕、王一亭、蒲华、吴石仙、胡伯滔、吴待秋等。因为陈定山精鉴赏、富收藏,擅书画,广交游,所以他所记的艺林掌故,多为亲见亲闻的“一手资料”。1937年故宫博物院应邀赴英国伦敦举办《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陈定山与庞莱臣、吴湖帆、叶恭绰、徐邦达、王季迁等人被故宫特聘为书画部审查委员,精选出175件古代名作(其中5件为私人收藏)展品。从而也奠定了陈定山当年一流鉴定家的地位。他尤精擅清初“四王”吴恽和“海上画派”(尤其是任伯年)的鉴定。
个人书画
书法初学虞世南、褚遂良,后学颜真卿、欧阳询和王羲之《十七帖》,中年后学黄庭坚、米芾、黄道周,书风秀雅洒脱。画多作山水,早年学四王,后学石涛、八大,并游黄山、入巴蜀,感悟名山大川,渐有自己面目。
陈定山早年虽订有润例,但并不以此为生。所以在1923年5月的一份润例中有明确规定:“收件以五十件为限,限满即止,恕不再应。”1929年7月的《小蝶画扇》润例中也规定“以二百件为限”,纯属“籍杜应酬”的性质。1941年抗日战争爆发,陈定山困居上海,因生活所迫才开始以卖画为业。其所订润例中自称青绿山水宗北宋王诜;水墨浅绛山水宗黄公望、董其昌;写意之作多近罗聘、邵弥;花卉则徐渭、陈淳(见王中秀等编著《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年)。但陈定山真正意义上的卖画生涯,其实是在定居台北之后。所以他早年的作品流传并不多,如有则以小品(扇面、册页)居多。
出版图书
人物评价
1947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年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中的《中国现代艺术家像传》(陆丹林主编)评价陈定山绘画时说:“其笔墨于洗练以后转趋繁复,千岩万壑,气韵无穷,盖收子久、山樵、香光、麓台为一家。又身行万里,胸贮万卷,故能变化于笔墨之外。诗书雅度,醇然自足。吴湖帆尝称蝶野画,仙乎仙乎。吴子深云:‘吾平生于画无所畏,独畏定山,每一度相见,必有新意。’盖其造诣如此。”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7 18:24
目录
概述
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