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展云,
天文学家,中国
天文学会发起人之一。参加《民国十七年国民历》编制,参与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筹建及抗日战争时期天文研究所内迁昆明的建所
工作。
陈展云,字开源,1902年生于
北京。1921年考入中央观象台第一期测候训练班。该训练班结束后留中央观象台从事天文工作,在观象台古代天文仪器对外开放参观展出中任浑仪的解说员。1924年元月随蒋丙然等人从北京到青岛从日本人手中接管“胶澳商埠观象台”(即
青岛观象台),并在该台从事气象工作,历时约三年半。1927年5月,因当局长期欠薪迫于生活,辞去青岛观象台职务,到南京投奔“南京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秘书高鲁,被任用为科员。同年六七月间,“教育行政委员会”下属机构“时政委员会”成立,陈展云系该“时政委员会”三成员之一,参加编制成功《民国十七年国民历》。1927年7月中央研究院成立,“教育行政委员会”,撤销,原“时政委员会”编入新成立的中央研究院观象台筹备委员会天文组,陈展云即在天文组工作。1928年春,中央研究院撤销观象台筹备委员会,将其改组为天文研究所和气象研究所。于是,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便正式成立。是时,陈展云参加了测定该所临时所址——南京鼓楼的经纬度,还参加了观象台及天文研究所在紫金山的选址、筑路和建台工作。1933年古代天文仪器浑仪、简仪、圭表、漏壶、清末新研制的小地平经纬仪、小天体仪等被从北平抢运到浦口。陈展云受所长之命,历尽艰辛,设法将该批仪器从浦口安全转运到紫金山天文研究所新址。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研究院令各研究所内迁。陈展云属疏散人员之列,辗转到了云南省建水县临安中学教书。1938年7月,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在昆明初步安定并拟作长期留昆打算之后,立即号召疏散职员来昆复职。陈展云于临安中学暑期放假后,即来昆明报到。经研究,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和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共同选定昆明东郊大羊坊旺村凤凰山为两所建所地址。陈展云即参加天文研究所所长余青松领导的测绘小组,测量凤凰山地形,绘制地图,标明两所合共用地界线,向当地签订租地合同。1939年,他与龚树模用等高仪、收讯机和时计等仪器测定昆明凤凰山所址的经纬度。1940年春,他又奉天文研究所所长之命,到重庆向金陵大学有关当局收回天文研究所寄放的仪器,包括大赤道仪、小赤道仪、比较仪、测光光度计、测量光谱光度计等,并设法觅车运回昆明。陈展云历任天文研究所所务会议记录员,兼办后勤工作和一些对外交涉事务,从不计较工种。他是中国天文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并担任天文学会秘书多年,任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和云南省天文学会名誉理事。1984年8月18日,陈展云将自己历年积蓄中的人民币3000元捐赠给云南天文台,作为“陈展云奖学金”基金,奖励云南天文台对天文事业有突出贡献的青年天文工作者。1985 年11月13日陈展云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天文事迹》出版的当天,在其寓所(昆明市下马村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宿舍)无疾而终,享年83岁。
4 陈展云.中国近代天文事迹.昆明:中国科学院云南
天文台,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