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峰,1965年8月29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化学工程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
人物经历
1965年08月29日,陈建峰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1982年09月—1986年07月,就读于浙江大学基本有机化工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6年09月—1992年07月,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2年10月—1994年06月,在浙江大学化工系工业控制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4年07月—2000年06月,担任北京化工大学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1996年,晋升为教授。
1997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
1997年—1998年,担任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化工系客座教授
1999年02月—2000年06月,担任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环境科技研究院研究员。
2000年07月,担任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2002年,被聘为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11年10月,担任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主任。
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04月,担任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中共北京化工大学委员会常委。
2018年06月,担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
2022年7月,任中国工程院第八届主席团成员。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陈建峰提出微观混合反应工程理论,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开拓了超重力反应工程新领域,创建了超重力技术平台和新装备,成功应用于百万吨级高端化学品和纳米材料制造、脱硫环保、海洋工程、能源等流程工业中,节能减排、高品质化效果显著,技术和装备出口欧美等。
陈建峰提出跨尺度分子混合反应理论模型,创建超重力RPB反应器技术及其反应与分离强化新工艺,并率先实现了产业化,有效解决了多种多相复杂反应选择性低、能耗物耗高、产品品质低的工业难题。
根据2020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陈建峰先后发表SCI论文400余篇。
根据2020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陈建峰先后主持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等。
根据2020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陈建峰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2002,201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7),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6)等;授权发明专利160余件。
人才培养
陈建峰在北京化工大学先后开设了《反应器理论》《化学反应工程》等5门课程,并率先用全英文为本科生讲授《化学反应工程》(美国原版教材)。
截至2016年11月,陈建峰先后指导了6名博士后,培养了30多名博士生和80多名硕士生。其中,3名博士生获得学校“十大学术之星”,40多名研究生获得各类专项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各种荣誉称号;1篇博士论文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1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陈建峰的研究团队逐渐形成了“团队合作、协同创新、敢为人先、服务社会”的团队文化。团队先后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科技部新材料领域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
陈建峰讲授的《化学反应工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负责的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荣誉表彰
出版图书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陈建峰为使中国超重力技术由合作跟踪到国际工业引领的重大转变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陈建峰苦心研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率先掌握并引领超重力工业化技术的国家,为推动节能减排和产业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北京化工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