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新
武汉大学教授
陈文新,男,1957年8月生,湖北公安人。文学硕士,哲学博士。1兼任《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主编、《中国学术档案大系》主编、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儒林外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等。所主编18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是一部系统完整、涵盖古今的编年史,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08年)和湖北省第六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入选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十年建设标志性成果(2000-2010年)、“新中国六十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就展”(1949-2009)、“党的十六大以来出版业发展成就”代表性成果(2002-2012)。与韩国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闵宽东教授合著《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韩国所藏中国文言小说版本目录》、《韩国所藏中国通俗小说版本目录》。个人学术专著主要有《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中国小说的谱系与文体形态》、《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明代文学与明代的科举文化生态》、《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集部视野下的辞章谱系与诗学形态》。发表论文200余篇。多次赴海外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
人物经历
陈文新,湖北公安人。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本科毕业即留校任教。1991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明清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珞珈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主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工程教材编写专项)《中国古代文学史》首席专家、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等。
主讲课程
开设课程为中国古代文学史。
出版图书
研究方向
中国小说史和明代诗学。
主要贡献
主要著作为“古典文学论著四种”:《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其所主编的18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是我国首部系统完整、涵盖古今的文学编年史,被誉为“中国文学史界的长城”。
学术讲座
从辨体角度看中国古代小说、古代小说研究、不写恋爱——小说家的一种选择、明清小说名著导读、红楼遗梦——从大观园看《红楼》
主要学术著作:
1.《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独著,20.5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版。
2.《中国笔记小说史》,独著,36万字,台湾志一出版社1995年版。该书获首届(1991-1995年度)中国武汉对外文化交流奖(图书类)一等奖。
3.《中国传奇小说史话》,独著,36万字,台北正中书局1995年3月版。该书的出版者曾特聘不具名的著名学者担任评审,评审意见与作者见面。这位学者的评审结论是:一,本书对于中国传奇小说做历史性的评介,分析得当。二,在刘开荣撰《唐代小说研究》之后,一直没有比较理想的唐人传奇研究出现,台湾后有祝秀侠、刘瑛等人之《唐代传奇研究》等多本唐人传奇研究,缺陷仍多。本书贴近各个时代的情境来分析传奇作品,较为合理。三,对于传奇作者及传奇单篇之分析皆颇为恰当。
4.《士人心态话儒林》,独著,14.8万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台北亚太出版社于1995年12月出版繁体字本,更名为《吴敬梓话儒林:士人心态》。陈美林《儒林外史研究史》、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史略》对此书有专门评述。
5.《纪晓岚的人生哲学》,独著,18万字,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月版。1997年10月,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简体字本。该书曾入选2002年度中国人文图书排行榜,为第7名。
6.《休闲古文鉴赏辞典》,陈文新、鲁小俊编著,44万字,湖北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版。2001年12月,获首届湖北图书奖提名奖(湖北省政府奖)。北京大学刘勇强教授称该书为“一部足以传世的古文佳选”。商务印书馆2014年10月出修订版。
7.《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独著,55万字,列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2007年出版修订本,收入“名家学术”系列。
8.《明代诗学》,独著,26万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2001年8月,获中南五省人民出版社优秀图书奖。同年获国家图书奖提名(集体)。2007年出版修订本,收入“名家学术”系列。
9.《且向长河看落日——〈儒林外史〉》,第一作者,24.6万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
10.《四大小说名著导读丛书》,主编,共四册,约100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11.《明清小说名著导读》,主编,36.6万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版。
12.《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丛书》,主编,共八册,约250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与民俗文化丛书》,主编,共八册,约200万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版。
16.《中华大典·文学典·明清文学分典》,副主编兼明文学部二主编,所主编部分约300万字,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版。获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
17.《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独著,约26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2007年出版修订本,收入“名家学术”系列。
18.《百家汇评本〈红楼梦〉》,陈文新、王炜辑评,120万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版。
19.《中国文学编年史》,总主编,十八卷1400万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
20.《古典文学论著四种》:独著。共包括四种著作:《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第二版),58万字;《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32.7万字;《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第二版),35.9万字;《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第二版),47.4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32.7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22.《红楼梦的现代误读》,独著,齐鲁书社2008年5月版。
23.《中国文学编年史研究》,主编,15万字,中华书局2009年4月出版。
24.《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主撰,480余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2013年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5.《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陈文新、余来明主编,90.5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
26.《中国古代文学》,陈文新主编,83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
27.《古代诗歌与散文》,陈文新主编,44万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陈文新主讲的《古代诗歌与散文》十讲,2013年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播出。
28.《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陈文新、(韩)闵宽东合著,48、5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2014年8月获武汉大学第十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特等奖。2015年3月获湖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9.《三国演义》(评注本),罗贯中著,陈文新评注,87、5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
30.《古代诗文选》,陈文新、鲁小俊选注,83、4万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
31·《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陈文新、余来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32·《吴志达纪念文集》,陈文新、周甲禄主编,新世纪出版社2012年3月版。
33.《明代八股文编年史》,100万字,陈文新、王同舟著,台湾花木兰出版社2012年9月版。
34.《中国小说的谱系与文体形态》,31.8万字,陈文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35.《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第八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73.5万字,陈文新、余来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版。
36.《中国文学史经典精读》,43万字,陈文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版。
37·《休闲古文鉴赏辞典》,陈文新、鲁小俊编著,44万字,商务印书馆2014年10月版。
38.《韩国所藏中国文言小说版本目录》,与闵宽东、刘僖俊合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主要论文如下:
1.《蒲松龄笔下的名士风度和佳人韵致》,《武汉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文学遗产》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88年第2期摘要转载。
2.《明代前后七子与公安派的对立互补关系及其融合》,《荆州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7年第10期全文收入。
3.《从传统的致思途径看〈儒林外史〉结构的完整性》,《江汉论坛》198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7年第9期全文收入。
4.《〈镜花缘〉与儒道文化》,《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1期。
5.《高鹗功过评议》,《争鸣》198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红楼梦研究》1990年第1期全文收入.。
6.《中国名士文学论纲》,《江汉论坛》1989年第8期。
7.《论晚明文言小说中的名士风度》,《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2期。
8.《追求雄健奇崛——元明之际文学的主导风格》,《中州学刊》1989年第6期。
9.《论唐人传奇的文体规范》,《中州学刊》1990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0年第12期要目栏收目。
10.《论唐人传奇之‘奇’》,《江汉论坛》1990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3期全文收入,《新华文摘》199,1年第3期要目栏收目。
11.《历史演义审美规范的确立》,合作,《江汉论坛》199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4期全文收入.。
12.《情调:〈聊斋志异〉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名作欣赏》1989年第3期。
13.《痴:〈聊斋志异〉的一个重要情感范畴》,《武汉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14.《英烈传:历史向故事倾斜》,《明清小说研究》1990年2期。
15.《聊斋志异》理趣欣赏,《名作欣赏》1991年4期。
16.《名士与山水诗》,《贵州文史丛刊》1991年2期。
17.《论〈阅微草堂笔记〉》,《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4期。
18.《一种富于个性的文学史观和学术品格的呈现》,《武汉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19.《对一种文化与文学形态的精彩剖析》,《荆州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
20.《〈聊斋志异〉理趣欣赏》,《名作欣赏》1991年第4期。
21.《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仙、鬼、怪形象及其悲剧意蕴》,《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10期全文收入.,《想象力的世界————二十世纪道教与古代文学论丛》全文选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论盛期唐人传奇的情感特征》,《中州学刊》1992年第6期。
23.《〈聊斋志异〉的风度与力度》,《蒲松龄研究》1992年第3期。
24.《“才子之笔”与“著书者之笔”————-论中国文言小说的叙事规范》,《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25.《元稹〈莺莺传〉辨》,《江海学刊》1993年第4期。
26.《论清代传奇体小说发展的历史机遇》,《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1期。
27.《扬黛抑钗倾向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1期,《名家图说薛宝钗》一书全文选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28.《论传奇体小说的两种类型及其演变》,《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29.《“世说”体审美规范的确立》,《学术论坛》199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10期全文收入.。
30.《唐人传奇中豪侠形象的演变》,《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2期。
31.《严监生与两根灯草》,《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6期
32.《论传奇体与笔记体的品格差异》,《学术研究》199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6期全文收入.。
33.《论轶事小说之“轶”》,《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7期全文收入.。
34.《蒲松龄的自我确认与人生感慨》,《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全文收入.。
35.《论〈三国演义〉文体之集大成》,《武汉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12期全文收入.。
36.《唐人传奇中豪侠形象的演变》,《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第2期。
37.《论志怪三体》,《学术论坛》199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全文收入.。
38.《礼乐合一与钗黛并重》,《人文论丛》1998年卷。
39.《颠覆传统————-〈儒林外史〉的解构主义特征》,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7期全文收入.。
40.《论贾宝玉的悲剧诗人品格》,第一作者,《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2期。
41.《论〈儒林外史〉的写意特征》,第一作者,《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2期。
42.《〈儒林外史〉与传统人文精神》,第一作者,《江汉论坛》1998年第9期。
43.《〈儒林外史〉的抒情精神》,第一作者,《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6期。
44.《〈儒林外史〉的时间操作》,第一作者,《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45.《解构与重组————再论〈儒林外史〉对传统的颠覆》,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46.《论〈聊斋志异〉的抒情精神》,《蒲松龄研究》创刊三十期纪念专号,1998年第4期。
47.《〈镜花缘〉——中国第一部长篇博物体小说》,《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2期。
48.《吴敬梓的隐逸理想与〈儒林外史〉的笔墨情趣》,第一作者,《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49.《论诗文体性之异————明代诗学的一项重要建树》,《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11期全文收入,《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4期摘要转载. 《新华文摘》2000年第8期要目栏收目。
50.《公安派诗学的重新考察》,《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4期。
51.《〈阅微草堂笔记〉解构阅读三例》,《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3期。
52.《论穆宗初至懿宗末的唐人传奇》,《齐鲁学刊》200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全文收入。
53.《明代诗学三论》,《文学评论丛刊》第3卷第2期,2000年10月。
54.《明代诗学对“诗史”概念的辨证》,《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6期。
55.《明代诗学论时代风格与作家风格》,《孝感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6期摘要转载。
56.《〈金瓶梅〉与〈七发〉》,《人文论丛》2000年卷。
57.《论对刘基的理解与误解》,《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第5期。
58.《论〈琵琶记〉的悲剧品格》,《戏曲艺术》2001年第3期。
59.《元白长篇叙事诗的类型特征及其流派意义》,《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元白学术档案》(陈才智主编)收入此文,有专题评介。
60.《近百年来唐前志怪小说综合研究述评》,《学术论坛》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7期全文收入。
61.《“戏说”现象浅析》,《人民日报》2001年5月13日第4版。
62.《论〈水浒传〉阐释中的两种路数》,《文学评论》2001年专号。
63.《明末清初三篇描写口技的作品》,《蒲松龄研究》2001年2期。
64.《一部富有特色的力作》,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3期。
65.《仿王国维谈治学》,《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5期。
66.《论唐人传奇的虚构艺术》,《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2期。
67.《明代格调派的演变历程及其对意图说的否定》,《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5期摘要转载。
68.《明代诗学论时代风格与作家风格》,《孝感学院学报》2001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6期、《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摘要转载。
69.《近百年来唐前志怪小说综合研究述评》,《学术论坛》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7期全文转载。
70.《从格调到神韵》,《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
71.《〈新石头记〉的文化解读》,《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3期。
72.《论〈儒林外史〉对故事的规范》,《求是学刊》2001年第5期。
73.《王孟诗风在明代诗学中的沉浮》,《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九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74.《格调派的演变历程及其对意图说的否定》,《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5期摘要转载。
75.《明代诗学主流派的内部争执》,《东方丛刊》2001年第4期。
76.《明代前期的哲学流变与诗学流派》,《人文论丛》2001年卷。
77.《启蒙学术思潮中的诗学变异》,《哲学评论》2001年第3期。
78.《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79.《关于明清章回小说流派划分的思考》,《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80.《〈鸣凤记〉的双重母题及其历史认同》,《戏曲研究》第58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3月版。
81.《论浙西词派的词统建构》,《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4期。
82.读唐富龄《〈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红楼梦学刊》2002年2期。
83.《信心论与信古论在晚明融合的学理依据及其历程》,《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84.《如何阅读中国古代小说》,《中国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名家演讲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85.《明代诗学论“清”》,《三峡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86.《诗“贵情思”——明代主流诗学论诗的音乐性》,《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
87.《论宋江》,《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88.《李伯元〈文明小史〉解读》,《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8期全文转载。
89.《谁解其中味——论红学三派》,《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90.《关于明清章回小说流派划分的思考》,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3期。
91.《李贺诗风与唐人小说中的鬼诗》,《唐代文学研究》第九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92.《忧患意识的时代意义》,《人民日报》2003年2月27日理论版。
93.《中国古代四大诗学流别的纵向考察》,《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8期摘要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
94.《六朝轶事小说综合研究述评》,《齐鲁学刊》2003年第1期。
95.《〈西游记〉与神魔小说审美规范的确立》,《东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96.《论明清小说的体性特征》,韩国《中国小说研究会报》第55号,2003年9月。
97.《论〈水浒传〉与英侠传奇的三种类型》,《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4期。
98.《论〈隋唐演义〉的基本品格及其小说史意义》,《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11期收目。
99.《加强中国文言小说的辨体研究——我写〈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的一点体会》,《蒲松龄研究》2003年第3期。收入《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
100.《〈红楼梦〉对人情小说传统的扬弃与超越》,《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3期。
101.《人情小说审美范式的确立》,《学术研究》2003年第5期。《天中学刊》2012年2期发表王炜论文,题为《辨体意识与会通精神——-从〈人情小说审美范式的确立〉看陈文新的治学理念》。王炜此文又见于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金瓶梅学术档案》。
102.《前后七子的诗学祈向》,《文学前沿》第7辑,学苑出版社2003年5月版。
103.《论时代精神与流派风格》,《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04.《〈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两种类型》,《三国演义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105.《〈红楼梦〉与〈西厢记〉》,《中华艺术论丛》第1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106.《〈西游记〉与神魔小说风格类型之探析》,《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期。
107.《论常州词派的词统建构》,《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
108.《〈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名士阶层》,《红楼梦学刊》2004年2期,全文收入《珞珈讲坛》第1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09.《反弹琵琶————六篇古代作品的重读》,《名作欣赏》2004年2期。
110.《论乾嘉年间的文章正宗之争》,《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111.《论流派研究的三个层面》,《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
112.《宋明诗学的流变与王夫之诗学的理论品格》,《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
113.《论明代传奇小说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文化品格》,第一作者,《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114.《从身份意识看明代台阁派的特征》,《文学评论丛刊》第7卷第1期,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115.《〈浣纱记〉历史图景的矛盾性与作者心态》,《中华艺术论丛》第3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116. 《数字化时代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韩国《第二届中国语文学研究会国际学术大会兼第三届中国古代小说数字化研讨会发表论文集》(2004年9月)。收入韩国祥明大学校韩中文化情报研究所编、新星出版社出版《中国地域与中国语文学》(2005年版)。
117.《从人物品格看<红楼梦>对人情小说传统的超越》,第一作者,《红楼梦学刊》2004年4期。全文收入《2004年扬州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2004年10月版)。
118.《学者的智慧与才情-读马瑞芳教授〈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2辑。
119.《关于〈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编纂情况的几点说明(以明文学部二为例)》,第一作者,《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120.《〈红楼梦〉百家汇评本前言》,《红楼梦》百家汇评本卷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红学档案》(郭皓政主编)全文收入并有专题评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1.《传记辞章化:从中国叙事传统看唐人传奇的文体特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2期。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唐人小说学术档案》(程国赋主编)选入本文并有专题评介。
122.《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丛书与文科科研的三个层面》,《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23.《明代小说批评和戏曲批评鸟瞰》,收入《明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黄山书社2005年7月版)。
124.《<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抽样分析》,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25. 《再论唐人传奇的文体特征》,《齐鲁学刊》2006年第1期。收入《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程毅中先生《古体小说论要》一书有专门评介,华龄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53页。
126.《从辨体角度看明清章回小说的几个特征》,《文艺研究》2006年第2期。
127.《〈阅微草堂笔记〉与中国传统叙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28.《〈虞初支志〉所收文言小说提要》,《蒲松龄研究》2006年第2期。
129.《〈虞初续志〉所收文言小说提要》,《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3期。
130.《略论晚明白话小说“托名”现象》,第一作者,《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4期。
131.读王齐洲《中国文学观念论稿》,《江汉论坛》2006年2期。
132.《〈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抽样分析》,第一作者,《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1期。
133.《诗梦梅魂洁,神交处士多——读〈缀玉集〉》,《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4期。
134.《〈中国文学编年史〉的编纂主旨及特点》,《文艺研究》2006年第9期。
135.《清代文章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第一作者,《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36.《<红楼梦>第三十一回至五十九回回评》,《名作欣赏》连载(2006年第6期-)。
137.《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吴志达教授访谈录》,《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
138.《道德理想主义与现实人生困境——-论<儒林外史>对经典叙事的戏拟》,《福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
139.《<红楼梦>与宫体诗》,《东岳论丛》2007年第3期。收入《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
140.《编年史:“狐狸”与“刺猬”如何共处》,《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收入《中国文学编年史研究》。
141.《琳琅千册归公库 留予吹沙继起人》,《人文论丛》2005年卷。
142.《论先秦时代的三种叙事类型》一文,发表于《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143.《读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3期。
144.《论中国文学史上的九种流派命名方式》,《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45.《文学流派研究的深入寄希望于文学研究流派的形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4期。
146.《编年史:一种应运而生的文学史范型》,《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8年第4期摘要转载。收入《中国文学编年史研究》、《武汉大学文学院九十周年论文集粹》。
147.《<西游记>中的法宝》,刊于《文史知识》2007年第10期。中华书局《中华活页文选(初三版)》2009年4期全文收入。
148.《数字时代国学研究的四个趋势》,第一作者,《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收入澳门近代文学学会出版《澳个文献整理研究暨数字化论集》(2009)。
149.《论水浒世界的阴阳失调》,第一作者,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文学研究》第10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12月。
150.《论明清小说中的季节描写》,第一作者,《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1期。
151.《从台阁体到茶陵派——-论山林诗的特征及其在明诗发展史上的意义》,《文学遗产》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
152.《论宋代话本体传奇的世俗化追求》,《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53.《谈“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的编纂》,《人文论丛》2007年卷。
154.《“郑孔门前不掉头”——-袁枚眼中的乾嘉考据》,《光明日报》2008年2月3日史学版。
155.《从后花园到大观园:两种恋爱空间、恋爱形态之比较》,第一作者,《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
156.《论刘基对朱元璋“真命天子”形象的塑造》,第一作者,收入《刘基与刘基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157.《“四书”进中学课堂确有必要》,《光明日报》2008年6月23日国学版。
158.《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总序》,《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1期。
159.《从国家考试的立场看八股文————论艾南英对八股文的建设性批评》,《学术交流》2009年第2期。
160.《细节背后的文学史观——沈德潜三篇佚文的前后因缘之考察》,《文艺研究》2009年第3期。
161.《从国家考试的立场看八股文————论艾南英对八股文的建设性批评》,第一作者,《学术交流》2009年第2期。
162.《古今文学演变与中国文学史研究》,《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
163.《我与<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
164.《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09年第2期。
165.《论汉魏六朝笔记小说的叙事风范》,《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66.《误入歧途的寻梦之旅》,《红楼梦学刊》2009年6期。
167.《站在〈儒林外史〉的立场看〈红楼梦〉》,《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第1期。
168.《明清章回小说的表达方式与文言叙事传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69.《〈清诗别裁集〉序》,《长江学术》2010年第2期。
170.《从宋元话本到〈聊斋志异〉——-论讲唱文学对文言小说的渗透》,《学术交流》2010年第7期。全文收入陈平原主编《中国俗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版)和傅承洲主编《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171.《明代状元别集文体分布情形考论》,陈文新、郭皓政著,《文艺研究》201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9期全文转载。
172.《论明代主流诗学的谱系选择》,《文学与文化》2010年第四期,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173.《〈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的研究〉序》,《蒲松龄研究》2010年第4期。
174.《从状元文风看明代台阁体的兴衰演变》,陈文新、郭皓政著,《文学遗产》201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
175.《〈阅微草堂笔记〉:一个经典文本和一种小说类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3期摘要转载约四千字,《长江学术》2011年第2期摘要转载。
176.《〈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的编写宗旨和主要特点》,陈文新、(韩)闵宽东著,《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第2期,《长江学术》2011年第2期摘要转载。
177.《论嘉靖七子的科举背景与流派意识》,陈文新、李华著,《文艺研究》2011年第7期。
178.《辨体视野下的古代诗文——-论〈古代诗歌与散文〉的编写宗旨与主要特点》,《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长江学术》2011年第4期摘要转载。
179.《“真诗在民间”——明代诗学对同一命题的多重阐释》,原刊《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五期,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版《20世纪以来李梦阳研究》(郝润华师海军主编)一书收入并有专题评介。
180.《关于中国科举制》,陈文新等,《光明日报》2011年10月24日国学版。关于“科举制何以产生于中国”、“科举制何以有强大生命力”的阐释影响广泛,数十家重要门户网站予以转载和强调。《文摘报》2011年10月27日摘要转载了陈文新的核心,题为《科举制何以在中国发生》。
181.《不能用非理性的方式批评“国学”》,原载光明日报国学版2010.11.15第12版。《国学精华编》一书收入,商务印书馆2011年8月版。
182.《六朝小说·前言》,约2万字,收入宁稼雨主编《六朝小说学术档案》并有专题评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183.《关于古典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与说明————-写在〈古典文学论著四种〉之前》,《天中学刊》2012年第1期。
184.《“小说”与子史————-论“子部小说”共识的形成及其理论蕴含》,《文艺研究》2012年第6期。《文学遗产》网络版2012年6期“论文选粹”专栏全文收入。
185.《从题材与风格看中国古代的四大诗学流别——-以许学夷〈诗源辨体〉为中心》,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编《东方诗话学第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文听阁图书有限公司2012年4月版。
186.《漫谈〈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的人物与爱情》,收入《聆听智者的声音:香山讲坛演讲录(第三辑)》,中华书局2012年4月版。
187.《〈古代诗歌与散文〉的三个特点》,收入《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版。
188.《挑战禁忌思潮中的诗学变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2期“学术卡片”栏摘要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6期“论点摘要”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
189.《白居易钦佩刘禹锡之我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13年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3期“学术卡片”栏摘要转载。
190.《胡适的“科学情结”与新红学的“科学方法”》,《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2期。全文收入《视角与方法:复旦大学第三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凤凰出版社2013年8月版。
191.《〈新石头记〉与清末民初的文化变迁》,《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2期。
192.《论明代“御用文人”的文学活动》,《齐鲁学刊》2013年2期。
193.《当代作家有必要补上国学这门课》,《长江文艺》2013年第5期。
194.《吴敬梓戏拟“三顾茅庐”》,《文史知识》2013年第8期。
195.《儒林外史》的四种笔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196.《明代文学与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艺研究》2013年第10期。
197.《儒林外史》中《诗经》解读的文化意义和叙事功能,《学术交流》2013年10期。
198.《“三顾茅庐”背后的推手是曹操》,《浙江人文大讲堂》第8辑,浙江科技出版社2013年4月版。
199.《挥洒在武当山的奇情壮采》,《长江文艺》2013年增刊。
200.《<儒林外史>才女形象的文化解读》,《中国文学研究》第二十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201.《〈剑桥中国文学史〉商兑》,《文艺研究》2014年1期。《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年1月16日发表孙妙凝采写的专访《与〈剑桥中国文学史〉商兑——放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文新》。
202.《儒林外史》与科举时代的士人心态,《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期。
203.《儒林外史》视野中的四类名士,《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期。
204.《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在台湾》,《齐鲁学刊》2014年1期。
205.《<西厢记>:一个文本的复杂身世与多重面相》,《长江学术》2014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4年7期转载。《红楼梦学刊》2015年第1期李虹《2014年红楼梦研究报刊类述评》有评述。
206.《关于诗文辨体的三个问题》,《人文论丛》2013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208.《儒林外史》中的山水、田园与南京风物,《明清小说研究》2014年第1期。
209.《经典的世代更替与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兼论中国文学史书写的长时段视角》,《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4期“文学研究”栏转载约6千字。《新华文摘》2014年18期摘要转载约600字,题为《从长时段看经典的世代更替》。
210.《论文学流派与总集的三种关系》,《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211.《“文各有体”》,刊发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文摘”栏,摘自光明日报2009.3.2所载国学访谈《中西文学传统缘何不同》中陈文新的发言。
212.《明代状元:仕途与文学创作的多重关系》,陈文新、郭皓政,《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11期摘要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4年11期全文转载。
213.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的学术宗旨与主要贡献,《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15年第1期。
214.《儒林外史》中的山水、田园与南京风物,《明清小说研究》2014年第1期。
215.《经典的世代更替与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兼论中国文学史书写的长时段视角》,《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4期“文学研究”栏转载约6千字。《新华文摘》2014年18期摘要转载约600字,题为《从长时段看经典的世代更替》。
216.《论文学流派与总集的三种关系》,《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217.《“文各有体”》,刊发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文摘”栏,摘自光明日报2009.3.2所载国学访谈《中西文学传统缘何不同》中陈文新的发言。
218.《刘永济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武汉大学文学学科的“新”“旧”之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第4期。
219.《明代状元:仕途与文学创作的多重关系》,陈文新、郭皓政,《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11期摘要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4年11期全文转载。
220.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的学术宗旨与主要贡献,《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15年第1期。
221.《韩国所藏中国小说版本目录》的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明清小说研究》2015年第2期。
222.《儒林外史侠客形象的文化解读》,收入陈平原主编:《科举与传播:中国俗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23.《东周列国志》前言,《东周列国志》卷首,崇文书局2015年版。
224. 《封神演义》前言,《封神演义》卷首,崇文书局2015年版。
225. 《镜花缘》前言,《镜花缘》卷首,崇文书局2015年版。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3 20:1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讲课程
出版图书
研究方向
主要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