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昕
“面向本体和服务的编程”技术的提出者
陈昕 毕业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曾在美国IBM研究中心(IBM T.J. Watson Research Center, 2002夏、2004夏)、中国贝尔实验室(1998-1999)和中国摩托罗拉等公司(1999)实习工作,参与了通信软件、面向服务计算等项目;已经在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是“面向本体和服务的编程”技术的提出者,在应用层上的下一代互联网上有十六项发明专利处于申请中。
人物简介
陈昕 男,2008年考入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曾在美国IBM研究中心(IBM T.J. Watson Research Center, 2002夏、2004夏)、中国贝尔实验室(1998-1999)和中国摩托罗拉等公司(1999)实习工作,参与了通信软件、面向服务计算等项目;已经在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是“面向本体和服务的编程”技术的提出者;在应用层上的下一代互联网上有十六项发明专利处于申请中。李冰主要研究领域是分布式计算和应用层上的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大规模分布式系统技术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并基于此对面向智力资源算法设计模型进行探讨,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基本特征进行定义。
主要观念
当前互联网技术是对互联网发展早期计算环境的适应。随着计算设备以及通信技术的提高,当前互联网计算环境与互联网早期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程度足以提出更适合当前计算环境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层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利用会使得当前互联网基本应用发生本质改变,使得互联网应用进入崭新阶段。关注的技术主要包括大规模分布式系统路由技术、大规模分布式系统集群技术以及基于上述技术的互联网应用技术。大规模分布式系统路由技术主要目的在于为互联网应用寻找计算资源。高质量的路由技术会为互联网应用提供可靠高效计算资源支持,使得上层应用能够在更符合网络层要求 的环境下有效运行。在路由技术的支持下,大规模分布式系统集群技术能够合理组织计算资源,充分发挥各种潜在计算资源的能力,最终达到整个计算系统的高性能。
在高质量路由和集群技术的支持下,他还对互联网应用可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包括基本互联网行为如发布、访问、搜索等等。由于底层基本技术的 变化,这些看似传统的行为都会随之发生改变。通过对上述技术的研究工作,我提出了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共十六项。最终,我认为互联网系统本质上是智力资源和计算资源共同配合形成的崭新计算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进行互联网计算,除了考虑计算资源的有效充分利用以外,还要考虑智力资源的利用。我初步认为存在一种面向 智力资源的计算模式设计方法。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他对下一代互联网特征描述如下。应用层上的下一代互联网通过对当前互联网基础结构的改变,使得互联网应用在计算资源丰富的条件下运行;同时互联网数据表现为重量级和多格式;数据资源在时间上表现为即时性和更加客观的生命周期;计算节点之间形成反映互联 网用户真实关系的拓扑结构,从而为互联网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基础;智力资源成为互联网计算的核心资源,在新的互联网基础上合理利用智力资源,才能为有效利用互联网计算资源并拓展新应用建立前提条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3-31 18:54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主要观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