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桦,男,1956年7月出生,北京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清代经济史的研究中,陈桦认为:就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而言,清代具有极其特殊的位置。它即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期,同时也是由传统的
农业社会向现代的
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封建经济的的高度发展主要体现在18世纪,它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突出地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人口数量的猛增。在生产水平不高,物质生活不富裕的农业社会,人口数量的增减,既直接反映了社会生产能力的盛衰,同时也是衡量社会经济总量的指标。第二,
耕地面积的扩大。在以简单扩大再生产为经济增长模式的封建社会,增加农耕面积成为了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商品经济的进步,工商业的繁荣,在18世纪也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
然而不平衡性是该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民族风俗、社会生活以及历史传承的差异,特别是封建经济的地区封闭性,导致了地区间经济水平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
经济区域。就生产布局来讲,当时出现了农业区、牧业区、农牧混合区。每个经济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大体上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格局。以
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人口稠密、商品经济活跃区,成为当时全国生产力最发达的地区。而西北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区,人口稀疏,农业技术落后,处于这一经济发展阶梯的最底层。
当中国封建经济再度辉煌的时候,世界
资本主义经济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开始了意义深远的工业革命。由此带来的生产技术的革新,机器的推广使用,促使
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飞跃。其结果,东西方经济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碰撞与融合。在西方大炮与商品的冲击和压力下,中国传统经济的基础开始瓦解,被输入的新的生产方式迅速扩展,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原来在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农业生产逐渐退居次要位置,机器
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新的生产领域不断增加,除重工业、轻工业而外,现代的机器加工业、
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保险业、
城市公用事业等,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生产规模成倍增长。社会经济出现了本质性变化,进入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型期。然而由于这种转变的被动性,整个经济带有浓厚的殖民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