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旧居
江津陈独秀旧居
陈独秀旧居,又名石墙院,位于重庆市江津区五举乡,是清光绪年间贡士杨鲁丞的家宅。2004年陈独秀旧居陈列馆开始筹办,2012年12月27日,经过第三次改陈修缮竣工,陈独秀旧居陈列馆正式免费面向公众开放。江津陈独秀旧居是陈独秀最后的寓居地,也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陈独秀生前居住地。
历史沿革
民国1938年8月,陈独秀流寓江津。
民国1939年5月,陈独秀应杨鲁丞后人邀请来到石墙院整理杨鲁丞的遗著。
民国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病逝于石墙院。
2004年,陈独秀旧居陈列馆开始筹办。
2012年12月27日,经过第三次改陈修缮竣工,陈独秀旧居陈列馆正式免费面向公众开放。
2021年7月25日,陈独秀的孙女陈长玙回到陈独秀旧居参观。
建筑布局
综述
陈独秀旧居坐南朝北,为南北一进,东、中、西三院组成,对称布置,主院建筑面积608平方米,东侧院建筑面积234平方米,西侧院建筑面积411平方米。
展厅
陈独秀旧居陈列馆展陈内容共分为七个部分:寻求救国之路、新文化运动旗手、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被捕入狱、流寓江津、世人评说,陈独秀一生的剪影浓缩在这七个部分,同时还展出了五四运动复原场景、陈独秀夫妇卧室。
建筑特色
陈独秀旧居是一座典型的川东清代民居,为两正四厢复四合院布局的土木石结构房屋,悬山式屋顶,院子四周砌有丈余高石墙,现存的古老的石墙是原来的内围墙。
馆藏文物
综述
陈独秀旧居以“独秀一生”为主题,以“五四风云”与“建党伟业”为重点,采取“图文+实物+声、光、电”等多种手段,展出了42件珍贵文物、108张历史照片、184份文物史料、186件(组)陈列展品,真实客观地再现了陈独秀的一生。
主要藏品
《新青年》合订本
《新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初名为《青年杂志》,1916年9月1日出版第2卷第1号时改名为《新青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新青年》成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阵地。它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学生、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陈独秀
陈独秀(1879~1942),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1925年领导五卅运动。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错误,使革命遭到失败。1927年,在中共“八七”会议上被撤消总书记职务。其后,他坚持城市为中心的国民会议运动和工人运动,反对农村武装斗争,组织托派组织。1929年11月,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后在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宣传托派观点。抗战爆发后,拥护国共合作和国民党领导抗日,与托派中央决裂。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1942年5月,于四川江津病逝。
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
文化活动
活动建设
2021年4月28日,陈独秀旧居“五四”系列纪念暨第十二届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
2021年7月1日,陈独秀旧居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
2021年7月25日,陈独秀孙女陈长玙一行来访陈独秀旧址。
学术交流
2021年4月2日,重庆鼓楼学校师生赴陈独秀旧居开展红色研学教学实践。
2021年7月22日,五举小学全体师生赴陈独秀旧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021年12月31日,“几水藏珍——陈独秀文物特展”在陈独秀旧居开展。
所获荣誉
2000年10月,陈独秀旧居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一批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陈独秀旧居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21年,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给予陈独秀旧居荣获“2021年度重庆市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2年5月,陈独秀旧居被重庆市评为重庆市科普基地。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陈独秀旧居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鹤山坪。
开放时间
9:00——17:00(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
免费
交通路线
乘坐江津104路到石墙院站下车即可到达。
参考资料
陈独秀旧居陈列馆简介.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2010-05-09
可移动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 可移动文物信息.2018-05-08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3 10:2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布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