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郑州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陈玉莲,字逸之,郑州市人,1946年生,大学学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妇女书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常务院长,中国书画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中原画派(书风)联盟主任委员,河南人民书画院副院长,中州大学特聘教授,郑州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郑州市女子书画家协会副主席。
艺术简历
陈玉莲,字逸之,郑州市人,1946年生,大学学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妇女书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常务院长,中国书画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中原画派(书风)联盟主任委员,河南人民书画院副院长,中州大学特聘教授,郑州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郑州市女子书画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参展、获奖情况
1998年作品《人间处处是春风》获郑州市首届“爱馨杯”书画大赛一等奖。
1999年作品《清气满乾坤》获河南省第四届美术新人新作画展优秀奖。
2000年作品《秋实》获河南省第五届美术新人新作画展优秀奖
2001年作品《东篱灿金》获中国美术报“金秋之韵”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
2004年作品《秋塘幽趣》入选河南省美术作品展。
2004年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届楹联篆刻书法展。
2005年作品《山水》获河南省第三届女子书画大赛二等奖。
2005年书法作品入围全国第四届正书展。
2005年作品《云烟碧水化青龙》入选河南省第三届山水画艺术展。
2005年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展。
2006年书法作品获全国“商鼎杯”书法大赛优秀奖。
2006年书法作品获全国“商都杯”书法大赛铜奖。
2007年书法作品入选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
2007年主编“艺术狂人”陈虹飞作品精选。
2011年书法作品入选全国“建文杯”书法大展。
2012年在河南博物院成功举办个人画展。
近些年来,书法绘画作品在国内外大展中获奖并结集成册,数篇散文、 诗歌在国内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书画作品多次被《美术报》、《书法导报》、《郑州晚报》、《中国河南干部网》、《中华女子书画网》、《中原魂艺术网》、《中国社会新闻网河南频道》、《凤凰网》等媒体、网站刊登,本人曾先后接受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河南经济报、中国书法网等多家省内媒体专访。
出版图书
评介文章
玉笔写尽池中水 莲花开放梦里香
——访中原书画名家陈玉莲
文/袁爱华
“相识、相知灵犀相通∕秋叶灿金在风中簇拥,簇拥……∕给你披件衣裳 我不是故作多情 ∕飘逝的岁月 彼此早已读懂 ∕ 大千世界 万物共融。”
拜读陈玉莲的诗《融》,仿佛寻觅到心灵的知己,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记者走进她笔墨飘香的画室,窗台上那盆一米多高的虎皮兰,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酷似一把把出鞘的宝剑,花瓶里错落有致地扦插着姿态各异的莲蓬,它孕育着生命的歌……
缅怀敬爱的父亲
走近我国著名书画家陈虹飞先生的长女陈玉莲,一见面就被她沉稳、端庄、大气、高雅的气质征服了,她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提起父亲,她的眼睛湿润了,动容地说:“父亲在离世前两分钟还创作了一幅《天道酬勤》,父亲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是自信和勤奋,他对艺术的追求达到了癫狂程度,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书画艺术,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那种对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宁折不弯的人格魅力将深深地激励着我永往直前……”
记者的来访勾起了她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眷恋,,她捧着为父亲编著的精美画册,手在微微颤抖,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画册,这里面倾注了陈老先生毕生的心血,承载了父女俩太多的期望,这本《陈虹飞作品精选》的顺利出版,凝聚了许多爱心人士的资助和无私奉献,这是她完成父亲生前夙愿的最好见证:“父亲的画册能顺利出版,缘于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 2008年3月,在河南省省市领导的关怀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父亲去世一周年之际,由河南博物院主办的“龙腾盛世----艺术狂人陈虹飞作品展”隆重开幕,历时22天,参观人数达十五万人之多,此次活动是书画展览史上十分罕见的,为了感谢河南博物院的鼎力相助,我把父亲以“龙腾奥运”为代表的10副书画精品捐赠给河南博物院永久珍藏,以此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手捧陈虹飞老艺术家的画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100余幅精品向世人诉说着一个老艺术家“不与世人争高低,敢立山头唱大风”的豪迈气概。 陈虹飞先生生前性情刚正,为人狂放不羁。他的书法作品融书画于一体,形神兼备,大开大合,不仅有怀素之豪气,又有板桥之风骨,绘画作品,泼墨大胆、创意别出心裁,寓意深刻,极富哲理,作品“新、奇、狂、怪”,超凡脱俗,回味无穷。
艺无止境
在这样一个书画世家长大的陈玉莲,自幼耳濡目染,受其父熏陶,不仅能吟诗作画,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她曾师从我国著名书法教育家王建国、知名画家张继珠,近几年来,凭借对书画艺术的执着追求,她在书画界崭露头角。画家张郭梁曾对陈玉莲的国画《生机》作出如下点评:此作乃荷塘禽趣之佳作,构图巧妙,荷叶若盖,舞若淑女之裙;莲房聚散,交头接耳,相映成趣;水茨菇直立,排列其间,一动一静;水禽一角,一沉静,一警觉,禽意人味。画面几处“活眼”几尽奇妙,色明不媚,色厚而透,笔干墨润,水面若点若染,内近及远,若水中之荷影,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年来,她的书画作品在国内大展中获奖结集成册,多篇散文、诗歌在国内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她在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如今,已花甲之年的她虽功成名就,但在艺术道路上她是一个永不知疲倦的攀登者,她理想中的艺术殿堂是那么的圣洁和美丽,她像一个朝拜者,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面对诸多荣誉,她依然从容、淡定。正如她《硕》中所言:“升起一个个希望 ∕ 连着一串串梦想∕秋叶觅到一个好的归宿 便成就了金色辉煌 ∕来也匆匆 去也忙忙 ∕不必过分的炫耀 勿需太多的惆怅 ∕秋天过去 春天还会再来∕共同拥有的是沃土和阳光”
奶奶曾教诲我:人生就像铺路
打开百度网站,有关陈虹飞父女热衷慈善事业的报道比比皆是,当他们父女的举动倍受社会关注的时候,面对媒体的采访,陈玉莲温婉一笑:“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多做善事,我们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感恩,回报社会,让更多的人在其中找到生活的乐趣。”
陈玉莲告诉记者:“我十多岁的时候,家里有两棵葡萄树,每逢夏季来临,树下就会坐满玩耍和做针线活的街坊四邻,诱人的葡萄挂满枝头,可他们眼望着葡萄从绿长到黄,从黄长到紫,始终没人上前去摘,等到收获的季节,奶奶会让我挎着篮子挨家挨户去送,直到葡萄送完为止,望着空空的蓝子,奶奶会笑盈盈地说:‘这葡萄呀!自己吃了填坑,别人吃了扬名,人这一辈子就像在铺路,那怕你铺的这条路一辈子不走上一回,也不能等你走的时候无路可走。’奶奶未读过书,但她的许多观点却定格了我为人处事的取向,她教诲我做人一定要宽容大度、心存美好、多付出、多做善事。”
奶奶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却成了她人生的座右铭。多年来,她不仅把对生活的热爱融入书画,诗赋中,还积极参与社会上的一些公益活动,每次国家有难她都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哪里有慈善义捐,现场总少不了她熟悉的身影。她的义举得到社会的认可,她被郑州市慈善总会吸纳为“郑州市慈善总会理事”。
做本色之人 创自然之作
俗话说:“观其画,如见其人”陈玉莲从一个企业经营者到一个书画创作者,中间是个跨越式的改变。身份的转变,思想也在起大的变化,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质的变化,企业经营主要是靠经济效益来维持,没有效益就无从谈发展,而书画艺术是靠灵感创作,它是一种美的创造和对崇高精神的凝聚与释放,它是纯粹的艺术,是一种生活的感悟深藏心底,心似一潭清水,一旦盛满会自然溢出,无法阻挡地真实写照,它们既有不同之处,又有异曲同工之感,相同的是经营理念,是肩负的责任。”
在外面她是名副其实的“女强人”,是中原有名的书画家,又是书画专业教师,在家她是称职的贤妻良母,说她是典型的中原女性代表一点都不夸张。她一天忙于创作、教学、家务、社会活动等,她就像琴键上跳跃的音符,弹奏出一曲曲合谐美妙的旋律,又像一块调色版调出五彩斑斓的人生。
一个书法家在写字的同时,表现的是字本身的风骨、气韵、灵智与美感,横、竖、撇、捺间所融铸的不仅是作者的情怀和技能,而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不仅是作者的个性,而是作者的追求,一个画家在创作时,不仅是简单的勾勒,涂抹,而是作者表达自我情思、气质流露、品味修养、展示功底、诠释文化底蕴最好的平台。
画如其人,陈玉莲给人的感觉大气又不张扬,严谨又不拘泥,观其画,阅其诗,读其字,诗情画意中透着丝丝“禅”意,她把生活的激情、自然之美融入画中, 生活的感悟铭刻心底,汇聚成小溪欢快地流淌在诗赋中。她胸有成竹,挥豪拨墨的大胆创作透着自然、自如,她用笔纯朴,形神意趣兼备、厚重中透着几分飘逸,文人气息彰显得淋漓尽致。
采访即将结束,她那首《一年又一年》中的诗句给人以自信和希望:一年又一年∕岁月在枯荣中度过∕朝阳里你也曾舒展∕风雨中经受起落∕一张一弛方显从容∕困惑在历练中得以解脱…… 回忆常常是美好的 曾经拥有便是收获 ∕内心的平和才能久远∕不经意中旋转自信的陀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8 18:41
目录
概述
艺术简历
作品参展、获奖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