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良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心血管病专家
陈绍良,1964年1月生,汉族,安徽凤阳人,农工党党员,心血管病专家,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64年1月,陈绍良出生。
1985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1985年8月—1987年8月,任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医师。
1987年8月—1990年8月,就读于兰州医学院内科学心血管专业,毕业后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1990年8月—1997年12月,任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
1997年12月—1998年4月,任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1994年6月—1997年4月,先后在日本国立循环器中心、日本秋田组合综合病院公派学习。
1998年起,历任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1998年4月—1998年7月,任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1998年7月—2000年1月,任南京市第一医院导管室主任、心内科副主任。
2000年1月—2001年7月,任南京市第一医院冠脉介入中心主任、心内科副主任。
2001年7月—2006年6月,任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2002年7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
2003年9月—2006年7月,就读于苏州大学医学院心血管专业,毕业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2006年6月起,任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
2017年,入选江苏省医学杰出人才工程。
2022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3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陈绍良致力于心血管介入技术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报道了“经冠状动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治疗STEMI”;探索和创新出“双对吻挤压(DKCRUSH)技术”,开展DKCRUSH系列研究;提出“经皮肺动脉去交感神经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器械。
陈绍良擅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与治疗,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复杂高危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重度钙化病变旋磨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自体骨髓间充质肝细胞移植等介入治疗。
2019年3月,陈绍良领衔的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江苏省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项目验收。该研究中心包括冠心病血运重建及生物学干预的规范化研究、肺动脉高压及大血管疾病的治疗新技术、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推广和规范化治疗、心血管临床药理学、基因组学研究等四个研究内容。
2024年4月,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陈绍良教授团队的两项突破性临床研究成果——IVUS-ACS和ULTIMATE-DAPT研究——被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收录。这是心血管领域由中国学者主导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首次两篇同期被收录于《柳叶刀》主刊。
据2023年1月南京市第一医院网站显示,陈绍良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已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9.983。2014年—2020年连续7年入选“医学”类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单篇论文最高被引用1000余次以上。主编、副主编专著10部,参编20余部。
截至2022年6月,陈绍良已获得医疗器械及新药研究等科技成果专利58项。
据2023年1月南京市第一医院网站显示,陈绍良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面上项目4项,组织国际性、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10余项。
据2023年1月江苏省心血管病靶向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网站显示,陈绍良已获得科技研究成果4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等奖项。
人才培养
陈绍良主讲的课程有“循环系统总论”、“心功能不全”等。
陈绍良致力于推动和发展心血管介入事业,培养心血管介入人才。截至2020年1月,陈绍良已在江苏省内外建立临床技术创新联盟80余家,进行技术推广及应用,实现诊治信息的集成共享和分析统筹;建立多(亚)学科协作、区域协同、部门协调的心血管疾病临床协同研究中心网络,使研究中心的医疗技术惠及全省乃至全国病患。
截至2020年1月,陈绍良近3年指导研究生发表SCI论文3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18.639。近5年所指导的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次,校级三好学生1次。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陈绍良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俄罗斯科学院评)
“陈绍良为推动中国心血管介入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评)
“陈绍良是一位精技术、善管理、敢创新的领军帅才。”(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员会评)
参考资料
陈绍良.江苏省心血管病靶向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
陈绍良.南京市第一医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2 08:58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