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武(1931—2010),贵州修文人,1931年9月出生。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安顺地委副书记、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兼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安顺地委第二书记、地委书记,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2010年10月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贵阳逝世。
人物生平
陈远武,贵州修文人,1931年9月出生,1950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后,先在开阳县冯山区从事农村工作,先后任农村工作组组长、副区长、区工委书记;1954年1月后历任开阳县委委员、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安顺地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修文县委副书记,贵阳农业干部学校校长兼农科所所长,贵阳市白云区委副书记,开阳县委副书记,清镇县委书记,文革中受冲击;1970年复出,先后任清镇县革委副主任、县委副书记,安顺地委副书记、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兼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安顺地委第二书记、地委书记;1991年3月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9年6月退休。
陈远武是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贵州省第五届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第五届、六届、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0年10月7日15时3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贵阳逝世,享年80岁。
人物贡献
陈远武同志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始终坚持真理,追求真理,为贵州省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忘我工作,贡献了毕生精力。陈远武同志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共产党,刻苦学习,追求进步。在开阳县冯山区工作期间,他依靠群众,踏实工作,认真执行土改政策,组织动员开展农村土地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务;在开阳县委农工部和安顺地委农工部工作期间,他深入基层,指导农民抢抓生产、战胜自然灾害,为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贵阳农干校、农科所工作期间,他认真开展工作,积极钻研业务,针对农村工作特点,努力为农村发展培养实用人才、传授实用技术;在白云区、开阳县和清镇县工作期间,他注意调动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密切结合县里实际,依靠团结动员和组织群众,勤奋工作,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任安顺地委副书记、地革委副主任期间,他积极开展工作,认真协助地区主要领导抓好全地区经济和农村工作,承担了大量繁重工作任务,为安顺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担任安顺地委书记以后,他团结和带领地委一班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广泛团结当地各族干部群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结合实际大胆开展工作,大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安顺地区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在省人大担任领导职务后,他认真学习研究人大工作的有关业务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退出领导岗位后,他仍十分关心国家建设,关心贵州的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关心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共同繁荣。
陈远武同志有坚强的党性,对党忠心耿耿,对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他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了各种风浪的考验。他百折不挠,坚持斗争,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岁月里,虽身处逆境,仍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始终关注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同“左”的错误和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中,他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政治敏锐性和高度洞察力,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集体领导。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考虑问题全面,处事严谨稳重,注意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具有较强的宏观决策能力和较高的领导水平。他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恪尽职守,忘我工作,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他讲党性,顾大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模范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注意倾听不同意见,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他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公道正派,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他光明磊落,严于律己,为政清谦,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家属、子女要求严格,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高风亮节。
人物评价
陈远武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他的逝世,使中国共产党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党员、优秀的领导干部,是贵州省各族人民的重大损失。我们深切悼念陈远武同志,要化悲痛为力量,认真学习他的崇高革命精神和思想品德,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同心同德,顽强拼搏,为扎实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实现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