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1911—1992年),原名锡印,字玉书。1911年生于
河北省乐亭县小罗庄村一个诗书之家。中国著名的
历史学家、民族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家,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曾任国立东北大学
教授、文科研究员导师,上海
复旦大学、
济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法大学、
燕京大学等校教授,
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辽金史学会会长,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会长,
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民族史学会顾问,《辽金史论集》主编。
人物生平
求学时期
1911年,陈述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小罗庄村一个诗书之家。先人在家设学馆,他父亲又兴办绍先小学,服务桑梓数十年,桃李遍乡,深受尊敬。他自幼随父读书,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全县会考两次荣获第一。以后就读于乐亭县立高等小学和北京求实中学。
1929年,考入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
陈垣,当时北京师大有许多历史名家和著名学者。他久听朱希祖、钱玄同、吴检斋、陆懋得、陈垣先生的讲授,培养了浓厚的 史学研究兴趣与史德。把时间和精力专注在读书和治学上,不久便展现出史学上的才华,并深得陈垣老的赏识,成为陈垣老的登堂入室的弟子。陈垣曾鼓励他说:“河北出大学者,张之洞就开创了一代学风。”又教导他说:“守土卫国军人的责任多,学术问题,我们责无旁贷。中国历史的研究,我国不能落后于国外。”
自命“笨鸟”的陈述先生,在大学读书时在学术上就已有建树。发表了《陈范异同》、《补南齐书·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蒋心余年谱》、《金史士族表》等论著。在高年级时,又参加北师大研究所《二十四史索引》的研究项目。同时受托为《大辞典》编写有关辽、金史的词目。
投身学术
1935年,他大学毕业,因品学兼优,经
陈寅恪先生推荐,应
傅斯年(孟真)先生的邀请,入中央研究院历史系研究所工作。陈述先生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钻研二十四史中比较艰涩的辽金史。几年艰苦努力,取得累累硕果,成为辽金研究领域颇有名气的人物。
1939年,随着日军的不断入侵,他随研究所南迁到昆明。在这战火纷飞,人们不堪其忧的环境中,他们不忘学业,坚持完成了《契丹世选考》等论文。
1940年,陈述去四川三台,任东北大学教授。在三台期间,他除教课和研究外,还和孔德、丁山等人创办了“草堂书院”,读书讲学,使三台的学术风气十分浓厚。在此期间,由于他在辽金史研究上的成绩突出,获得美国哈佛燕京社奖金。
抗战胜利后,他又先后任上海
复旦大学、
济南大学教授。次年北上,任北平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中法大学、
燕京大学教授。此间,又有多种著作问世,其中《契丹史论证稿》一书,由日本学者
鸟居龙藏作了长篇书评。他称赞该书是“辽史研究的杰出作品。”他希望陈述能将另一部关于
契丹制度的书付印。并兴奋地说:“我还要等着作一次光荣的评价。”
1948年,美国
洛克菲勒基金会曾向他提出过赴美研究的邀请。
解放后,陈述与
吴晗、
徐旭生、郅大挺等人筹建“中国史学会”。并以史学界知名人士的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的观礼。
建国之后
1949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燕京、中法大学兼职教授。
1952年后,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教授兼图书馆馆长。
195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
1989年,他又应美国之邀,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访问讲学。并将国内辽金史的研究近况介绍给外国同行。为中美文化交流,为中国辽金史研究走向世界,开创了先河。
1990年,
台湾史学界以“杰出学人”的身份,邀请他带家属一人赴台参观访问;香港中文大学也邀请他赴港讲学,虽未成行,但是足以说明陈老的影响之大。在国内,他主持召开了两次国际辽金史学术研讨会。他邀请了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参加,使辽金史的研究,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晚年去世
1992年1月5日陈述不幸去世。这是我国历史学界的重大损失。教授受业弟子
刘凤翥、景爱等人的挽联概括这位世人景仰的著名学者的一生:辛勤耕耘六十春秋辽金园地荒漠变绿洲,精心培育三代弟子
契丹学界桃李满天下。
陈述的骨灰被安葬在京西大觉寺,并在寺内开辟陈述先生纪念室,以纪念这位辽金史学专家。
大觉寺是北京著名的寺院之一,创建于辽代咸雍四年(公元1068年),院内有清泉流水,建筑宏伟,风景宜人。陈述生前曾来此考察辽碑,深爱这里的山泉之美和文物之盛。他一生研究辽金史,死后葬在辽代寺院之中,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与肯定。在史学界获此殊荣的还为数不多。
主要影响
陈述一生致力于辽金史的研究,在辽金史学界是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独创性、开拓性研究,为辽金史的研究独辟了蹊径。在他以前,国人对于辽金史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对官修辽金二史的校勘、补正及遗文的搜集上。自陈述先生起,开始按社会进化、民族融合的观点,来研究
契丹、
女真社会的发生、发展,以及与其他民族的关系。特别是学术观点上,他独树一帜,突破了辽金史上传统观念而自立新说。
陈述在辽、金史研究上的贡献,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一、论证了“辽金”与“两宋”在祖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的地位。纠正了过去的错误观点。阐释了辽金文化是祖国历史文化北方的一支。考定了达斡尔族是
契丹后裔的北方一支。
二、号召并亲自开展对辽、金考古发掘、踏查、验证和科普宣传工作,使近年来的历史论著、课本以及有关辽金题材的戏剧的内容观点上,多能接近现实。逐渐消除了过去某些诬蔑性的,有伤民族感情的内容。
三、在辽金史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建设资料,编写了许多工具书,为后来者奠基铺路。
四、创建了“中国辽金史学会”、“中国辽金、
契丹、
女真史学会”,并组创了《辽金史论集》,通过两个学会的工作,使辽金史的研究工作更加有组织的开展,建立起一支科研队伍,并为研究成果的发表搭建了快捷的平台。因而有力地推动了辽金史的研究。
陈述先生认为“辽 金”是祖国历史上两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朝代。“元、明、清”直接承袭了“宋、辽、金”。辽、金王朝为开发祖国北疆,统一北方,实行“国俗而治”的政策,发展科学文化,做出过巨大贡献。契丹族、女真族,都是中华大家族中的一员。当时的南北战争,双方都是为了收复失地,也就谈不上什么“番邦入侵”和“抵御外寇”。当时中国的边界不是长城,而是辽、金的边界。辽、金与五代、两宋对峙三百余载,实际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这就纠正了过去历史研究中的大汉族主义,使少数民族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占有应得的地位,真实的反映了我国的历史。
除此之外,陈述先生的重要观点还有:契丹选汗大会是原始社会的遗存;契丹不是异族外国,而是中国的一部分;现在的达斡尔族,为契丹人之后裔。这些观点,已被国内外学术界采纳,为当代辽金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
历史评价
陈述教授在治学和笔耕的同时,还努力为历史教育培养人才。数十年来,桃李满天下。他作为辽金史学的一代宗师,为中国辽、金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为科研队伍的建设,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为此他被国务院命名为有突出成就、享受国家特别津贴的国家级专家。
陈述教授在辽金史上的杰出研究,受到海内外、国内外的重视和敬仰。他通晓英、日、俄等多种外文,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陈述是一位硕果累累、贡献突出的学者。他同出
陈垣先生门下的
刘乃和教授说:“援庵师桃李满天下,而陈述成就最大,犹孔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而以子由、子贡为最,陈述既我同辈人之子由、子贡也。”
陈述教授不仅因在辽金史研究上的重大贡献和史德而著名,他的人品也极其为人所称道。他正直坦荡,忠诚朴实,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不务虚名,不图利禄。学术切磋直说是非,扶持后生不遗余力。他的为人,就像一部历史,一部
历史学家眼中的历史。
主要著作
陈述教授刻苦治学,辛勤笔耕,除“文革”时期外,未有一天不在笔墨中,日精月华结成累累硕果,共有专著14部。已出版的有:《契丹史论证稿》(重版后改称《契丹政治史稿》、《契丹社会经济史稿》、《金史拾补五种》、《全辽文》(系《辽文汇》)增补后的改称,是书出版之后,玉书先生又辑录遗文百篇,迄今未刊行。)、《辽代史话》、《辽史补注》(116卷)六种。正待出版的有:《辽史别录五种》、《全金文》等。其余书稿也已编校就绪。另有论文百余篇,几乎涉及了辽、金史的各个方面。尤其对辽、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学、文学、美术、宗教、民族等,作了全面的填补空白的工作。据其弟子景爱先生的相关论文云有编纂《陈述文集》的计划,但至今未见成书。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