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前,男,1962年生,江西余江人,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景德镇学”创始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人物履历
曾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曾任景德镇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任免信息
2014年3月,陈雨前同志任景德镇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2008年6月,陈雨前同志担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职务。
2022年1月,陈雨前同志不再担任景德镇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主要成就
先后撰写和主编了国家“十五” 规划重点出版项目《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国家“十一五”规划电子、音像重点出版项目百种走出去重点项目《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系列光盘》、《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与审美》、《景德镇学——景德镇之魂》、《中国陶瓷企业经营管理案例精选》、《中国景德镇艺术陶瓷精品鉴赏》、《中国景德镇陶瓷名家精品选》、《
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等18部专著、著作与大型画册,在海内外报刊杂志发表专业论文和评论文章60余篇,主持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国科普博览-文明星火-中国陶瓷》网站建设、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出版项目《景德镇陶瓷史》、江西省社科“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景德镇学研究》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陶瓷文化与艺术的研究课题。
获奖记录
《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获江西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景德镇学——景德镇之魂》获江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系列光盘获外宣片“金桥奖”金奖,并有多项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正在承担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国家文化发展纲要重大项目、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之首的国家新修《四库全书》——《中华大典·艺术典·陶瓷艺术分典》和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出版项目《景德镇陶瓷史》的主编工作和多项省部级项目。
研究方向
陶瓷美学、陶瓷文化与创意、文化艺术产业研究、中国陶瓷文化史、陶瓷艺术史。
景德镇学
“景德镇学”为何能应运而生
2003年,陈雨前在中国科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同时又在
中央美术学院读博士,而且《中国陶瓷文化研究丛书》的主编工作也已经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因为主编一套书要有纲,要有一个灵魂把它串起来,为此,他一直在思考有关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问题,加之敦煌学、徽学、红学等国际性显学经常在他脑海里浮现,受到这个启发,他决定把这套丛书做成一个系统工程,觉得这个时候提出“景德镇学”应该是到时候了。
陈雨前在接受采访时也向记者阐述了其提出“景德镇学”的背景——
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性质和特征来看,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学研究的一个内容。
景德镇陶瓷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点,是中国的“保根文化”,就象中国的京剧,属中国的国粹文化。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下带来的全球文化同质化(象无处不在的肯德基快餐店)威胁,就更要重视和保护具有民族特色、能真正反映中国人思想和观念的东西,不仅仅是文化,还包括科技、民俗、审美观念、哲学等方方面面的东西。从这个层面上看,陶瓷文化是中国“保根文化”的典型代表。
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深厚积淀和研究成果与研究现状,呼唤“景德镇学”的诞生。如果没有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的积淀,就不可能有“景德镇学”,也不可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些积淀包括丰硕的研究成果,完整的研究体系,考古、鉴定和科技研究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实物标本,丰富的文献,人才优势和平台的建设。仅从陶瓷教育这一块来说,尤其在陶院,有个专门培养博士、硕士生的美术室,在陶瓷美学、陶瓷交流、陶瓷史、专门史方面,有一批硕导在里面。陶瓷学院还搭建了这样一些平台,就叫中国陶瓷文化研究中心,它是江西省的人文社科基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景德镇艺术陶瓷的繁荣。“景德镇学”为什么会在这块土地上由本土的学者提出,有它的基础和氛围。
景德镇曾经是江西乃至中国的名片,“景德镇学”的提出和建设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地位与影响相称。陈雨前认为,“景德镇学”是谁提出来的并不重要,对“景德镇学”不管是承认也好,批判也好,否定也好,只要大家把景德镇陶瓷文化真正作为一种学术、一种文化事业去研究,“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景德镇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能否为世人所接受,要让时间去考验它,重要的是大家应该共同去丰富和完善它。
景德镇陶瓷的现实发展状况需要学术的介入和引导。陈雨前认为,“景德镇学”或景德镇陶瓷文化不仅仅要研究历史还要研究现实问题,要从历史的研究中、从学术的研究中提炼出引导现实陶瓷发展的思路出来,只有这样,学术才有生命力,才有活力。“我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景德镇陶瓷的精神是什么,灵魂是什么。目的就是在对历史的提炼中,引导人们对现实陶瓷文化的思考。”陈雨前说。
“景德镇学”的提出与景德镇这座城市“经济重镇和江南旅游都市”的定位相吻合。陈雨前认为,建构“景德镇学”及加大其研究,对推动景德镇陶瓷的多学科研究,重现、保存、弘扬、重塑景德镇陶瓷文化、中国陶瓷文化乃至中国民族文化,把景德镇建设成为“经济重镇和江南旅游都市”举足轻重,意义重大。
“景德镇学”到底研究什么?
陈雨前告诉记者,“景德镇学”是以景德镇陶瓷为缘由和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景德镇陶瓷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器物文化、装饰文化、制度文化、历史文化、区域文化以及在陶瓷的生产、制作、消费、传播过程中的人的心理和情感,由此拓宽到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包括对经济的研究、习俗的研究,用它来挖掘和揭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内涵,提升“景德镇”的品牌,对景德镇的区域经济文化作出贡献。
陈雨前特别指出,“景德镇学”不仅仅是“瓷学”,也不是“景德镇市学”。意思是说,“景德镇学”不仅仅要研究景德镇陶瓷器物,也不仅仅只研究景德镇这个地域,而是要把目光放到整个中国、放到国际上去,要把学术研究从文化本身的研究拓展到文化史的研究、文明史的研究、生活方式的研究、科技史的研究,以及与中外交流的研究。
从上述研究内容出发,“景德镇学”的体系构架也包括很多方面。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景德镇学”和中国文化的关系,主要从景德镇陶瓷与宗教、神话传说、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文学、哲学、民俗及建筑等关系入手,研判景德镇陶瓷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还要研究景德镇地域文化、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材质文化、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景德镇陶瓷经济史、景德镇艺术陶瓷的历史与创新、景德镇官窑与民窑研究、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研究等。
“景德镇学”一石激起千重浪
“景德镇学”提出以后,反响很大,各种媒体有300多篇评价“景德镇学”的文章,《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文汇报》等媒体上还刊登了高度评价“景德镇学”的文章。
2005年,《光明 日报》就登载了王能宪博士的文章《为建构“景德镇学”》。文章中说:丛书主编陈雨前博士在其所著《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中,首次以学者身份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构“景德镇学”的学术构想,指出要像“红学”、“徽学”、“敦煌学”一样,让“景德镇学”成为国际性的显学。
“景德镇学”能否成为国际显学
陈雨前表示,景德镇学能不能成长为国际显学、为大家所接受,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首先必须得到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和景德镇市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没有景德镇各界力量的支持,它是不可能成为一门学科的”。
另外,还需要组建一个团队,要一批人才、一个队伍来做。“景德镇学”要真正成为和敦煌学、红学一样的国际显学,可能要几代人的努力,要大家的参与,也因此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下半辈子就是要围绕它去做了。”陈雨前说。
同时,陈雨前又觉得,仅仅靠景德镇人去做是远远不够的,肯定需要国际上共同方向的文化学者、艺术史论家一同去研究。为此,条件成熟的时候,陈雨前还想牵头召开一个有关“景德镇学”的国际研讨会,藉此推进“景德镇学”的研究工作,从学术层面把它迅速推开来。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