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飞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台长、党委书记,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兼)
陈雪飞,女,1976年3月出生于湖北枝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台长、党委书记,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中心特聘研究员。
人物经历
1976年3月,陈雪飞出生于湖北枝江。
1995年9月—1999年7月,就读于云南大学物理系物理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99年9月—2002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天体物理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2002年9月—2005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天体物理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2002年7月—2005年3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大样本恒星演化组研究实习员。
2005年4月—2008年3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大样本恒星演化组助理研究员。
2008年4月—2013年7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大样本恒星演化组副研究员。
2013年8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大样本恒星演化组研究员。
2017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23年7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台长,兼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
2024年11月,云南天文台党委书记(副局级)。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陈雪飞主要从事双星物理、特殊恒星形成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双星演化的基本关系和判据、蓝离散星的双星形成模型和EL CVn 型双星的形成模型,提出了Ia型超新星的潮汐增强星风模型等。
截至2023年3月,陈雪飞先后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成果被写入多部国际专著。
2010年,陈雪飞在《物理》杂志翻译了《钱德拉塞卡对20世纪科学的贡献》,并著有《恒星探戈摇曳的璀璨星空》《双星演化-恒星级引力波源的孕育和诞生之路》(和陈海亮一起)等科普文章,向公众宣传恒星、双星演化的相关知识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根据2014年8月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网站数据,陈雪飞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重点项目以及云南省各类基金项目共10余项。
人才培养
陈雪飞在科研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不浮于现象,追求现象背后的本质,解决或大或小的科学问题”。谨慎审核每一个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截至2019年6月,陈雪飞先后培养指导了2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
2016年,陈雪飞带领团队入选云南省创新团队。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陈雪飞一直工作在科研的第一线,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在科学研究、学术创新、无私奉献、全面提升职工素质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充分发挥一名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她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思想作风,善于向同事学习,倾听他人意见;始终坚持正直坦诚地为人,诚实守信地做事,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大度待人,深受广大职工的信赖。(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评)
陈雪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重大专题教育中,将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努力做到学思践悟。她积极践行“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号召,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中国科学院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1 17:5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