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嵩山陈靖姑故居位于莆田市东庄镇大象村、石前村、白山村、东沁村交界处的象山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等地信徒纷纷寻根谒祖,焚香膜拜,捐资兴建陈靖姑祖庙。在台胞的倡议下,在离祖殿不远的现址修建了占地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建筑群,称为陈靖姑祖庙。
从山门、戏台、前殿、主殿到后殿,秩序井然。重檐歇山顶的前殿颇有气势,两对大龙柱雕刻精美,殿中开阔,仅立一醒目木制屏风,汪道涵题写贺词,体现出鲜明的两岸交流、同宗同源的信仰背景。主殿屋面三层檐,殿内石柱36根;后有父母殿,两厢有36宫,分别以各类姿态:或抱、或揽、或牵着孩子,分两列排开。主殿与父母殿之间建有百花池、百花桥,主殿前有拜亭;前殿为麟儿殿,主殿前两侧有钟鼓楼、拜亭及偏殿等建筑群,全部为杉木砖瓦仿古结构。
据悉,目前世界各地共有1800多座临水宫分殿,信众达8000余万人。其中仅台湾崇祀临水夫人的庙宇就有200多座,配祀陈靖姑神像寺庙的也有3000多座,信众数百万人。
陈靖姑石像高11.22米,寓意陈靖姑生于公元894年,与2016年陈靖姑石像庆典落成间距有1122年。石像由89块石头组成,石阶梯建有89级,寓意陈靖姑出生时的前2个数字。石像底座2.4米,意指陈靖姑阳寿24岁。脚下祥云3.13米,意含陈靖姑3月13升天。底座上八只凤凰有序围绕。
主殿屋面三层檐,殿内石柱36根,殿中供奉顺天圣母陈靖姑坐像高4.18米,主殿两旁分列着二十四太保,神态、法器各异,是指师父指派协助陈靖姑除妖灭怪。后为父母殿,三十六婆姐排列于父母殿内的两旁,各带孩童,神态各异。父母殿与主殿之间建有百花池、百花桥。
据《莆阳陈氏族谱》资料显示,“婆姐”陈靖姑生于唐中和二年(882年)正月十四日,福建
莆田县醴泉里竹林村(今
秀屿区
东庄镇象山)人,父陈昌曾在福州经商,母葛氏官宦之后、兄陈宁元,一家人皆懂法术。陈靖姑曾向庐山许师傅学法,学成归来途中、她一路斩妖除邪,一面广收弟子,收女将36人,玉女72人,并斩蛇妖于古田临水井中。传说陈靖姑在莆仙一带拯救了众多的难产孕妇,她的医术和操守得到了莆仙民众的广泛认可。她扶危济困、除暴安良、抑恶扬善、治病救人的义举在福建一带广为流传,受到百姓的爱戴和追崇。有一年时逢福州大旱,福州天师率众道士祈雨未果,听闻莆仙陈靖姑法术高明、又热心公益,于是纷纷求助以陈靖姑,却说此时的陈靖姑已婚配,身怀六甲,为拯救一方灾民,她毅然脱胎
求雨,动了胎气,天降甘霖、旱灾解除之时,陈靖姑却因难产而死,她临终前发誓:“不救产难,誓不为神。”陈靖姑死后、消息传到家乡,邑人在
嵩山立庙奉祀她,尊她为助产女神,亲切的称之为“婆姐”。
相传“临水夫人”陈靖姑是妇孺皆知的妇女儿童保护神,是与“海上女神”妈祖齐名的“陆上女神”。 陈靖姑信俗文化涵盖着历史、民俗、社会、人文、信仰等诸方面,是一份具有上古巫文化和闽越文化积淀,又融合进佛道两教文化因素的民俗文化资源。其影响力不仅覆盖了闽、台、浙、赣、粤、湘等省份,还远至东南亚等地。据悉,目前世界各地共有1800多座临水宫分殿,信众达8000余万人。其中,仅台湾崇祀临水陈夫人的庙宇就有200多座,配祀陈靖姑神像寺庙的也有3000多座,信众数百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