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骝(Liu Chen,1946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国际著名理论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出生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浙大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光彪讲座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Irvien分校顶级教授,国际知名的理论
等离子体物理学家。2019年获得
钱德拉塞卡奖。
人物简介
陈骝,教授,国际著名的
等离子体物理学家。1946年生于杭州,1972年毕业于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后,先后在贝尔实验室(1972-1974)和普林斯顿等离子体实验室(1974-1993)工作,后于1993年加入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任教授。从70年代末开始在国内推进等离子体物理的教育和科研,2000年起在浙江大学讲授等离子体物理前沿课程,并于2006年在浙江大学物理学系创立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并担任中心首任主任。自2016年起,任聚变中心荣誉主任。
在贝尔实验室期间,与Akira Hasegawa合作发表了关于地球磁场脉冲的经典文章(JGR1974),提出太阳风在磁层顶与地球磁场中的剪切阿尔芬波的耦合,解释了地球磁层中观测到的长周期磁场脉冲。本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地面和卫星观测中很多难以理解的现象,成为解释地球和行星磁层中磁场脉冲的标准模型。
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实验室期间,与Edward Frieman共同建立了非线性回旋动理学方程(Phys. Fluids1982),通过回旋平均去除了带电粒子绕磁力线的快速回旋运动,得到了适用于低频电磁振荡的动理学方程。该方程是现代等离子体物理中应用得最广泛的方程之一,奠定了托卡马克中微观湍流理论与模拟研究的基础。
在阿尔芬波领域,重要发现还包括:与Hasegawa共同提出等离子体的空间不均匀性引起的共振“阿尔芬波加热”以及模转换为动理学阿尔芬波(PRL1974,Phys. Fluids1974);阿尔芬波与高能量粒子的共振,并用来解释“鱼骨模振荡”实验(PRL1984);预言了阿尔芬连续谱中的高能量粒子模(Phys. Plasmas1994)以及连续谱带隙中阿尔芬本征模的存在(Ann. Phys. 1985)。
突出贡献还包括漂移波湍流的非线性动理学研究。与合作者最早应用气球模理论研究了漂移波湍流激发相干带状流结构而自调节的过程(Phys. Plasmas 2000)。
共发表了超过200篇学术论文,总引用超过一万次。获得了很多重要的学术奖项,如美国物理学会“杰出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奖”(2004),欧洲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最高奖—阿尔芬奖(2008),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最高奖—麦克斯韦奖(2012)等。共指导了二十余名杰出的博士生和博士后,其中多名成为国际知名的学者,在国际等离子体物理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人物经历
1972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
曾任
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
国家实验室理论部副主任,美国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物理与
天文系顶级正教授,美国“
等离子体物理”期刊的副主编,国际期刊“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聚变”(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的编委。
2008年获欧洲物理学会Hannes Alfvén Prize。2009年12月7日当选
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1966年毕业于台湾大学;
1972年毕业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博士学位;
1974-1993年
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
国家实验室研究员,理论部副主任;
1993年加州大学(Irvine)物理系与
天文系教授;
2006年浙江大学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光彪讲座教授;
2009年浙江大学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主任,浙大物理系教授。
研究方向
1、聚变与空间等离子体理论物理;
3、高强度辐射源。
主要贡献
陈骝教授多年来在等离子体物理的理论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应用在
空间科学及核聚变新能源的研究领域,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发表了很多新的研究及理论成果。已经有多个模型、方程及理论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如Chen-Hasegawa磁力线共振模型、Frieman-Chen非线性回旋动力论方程等。
陈骝教授一共发表170多篇论文,总引用次数为7000多次。其中有13篇论文引用次数均在100以上;有51篇论文的引用次数均在40以上 ——
H指数达到40以上。
等离子体物理是当代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前沿学科之一。它不仅是天体、空间、太阳等基本物理过程的基础,而且是很多大科学工程的基础,如我国开始的大科学项目: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ITER(国际
热核试验堆)计划、
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等,同时也是电脑芯片制作、新材料合成等
高新技术领域核心技术的基础。Hannes Alfvén Prize奖是欧洲物理学会以1970年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Hannes Alfvén命名的奖项,每年表彰一名或数名在等离子体实验、理论或科技领域有重大成就的人士,该奖项被学界视为为欧洲物理学会(EPS)授予等离子体物理学家的个人成就最高奖。
美国科学促进会执行主任兼《科学》执行出版人Leshner博士致信浙大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主任陈骝教授,他在信中说,“我代表AAAS很高兴地通知您,您已当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会士”。Leshner博士还在信中表示,这是为了表彰陈骝教授将理论和计算等离子体物理应用于受控热核聚变、空间物理、高功率
相干辐射源及非线性
湍流理论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2011年4月,我校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骝教授入选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 Fellow of 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是全球最具影响的地球和
空间科学学术组织,每年新增选的会士不超过会员的0.1%,奖励在地球和空间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颁奖会将在美国
旧金山召开的AGU秋季会议上举行。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于1919年,作为
美国国家科学院全国研究理事会下属的分支机构,独立运营到1972年。现为国际性非营利研究机构,拥有来自全球135个国家的5万8千余名会员。该会通过出版科学刊物、召开会议、电子邮件、报纸、科学与技术委员会的各项活动及大量在线数据信息等服务,结合其成员的个人努力和与其他国家及国际科学组织的合作,致力于推动地球物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由
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James Clerk Maxwell prize将授予给浙江大学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主任陈骝教授。美国物理学会主席Robert L. Byer博士给陈教授发来授奖信,信中引用授奖词“授奖是基于陈骝对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的开创性贡献,这些理论包括:
地磁脉动,动理学
阿尔芬波,环形阿尔芬本征模,鱼骨振荡和
高能粒子的模式,漂移波的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
回旋动理学方程。” 颁奖仪式将在美国罗德岛州普罗维斯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分会第54届年度会议上进行。 获奖通告与授奖词将春发布在《美国物理学会新闻(APS NEWS)》上。
James Clerk Maxwell Prize 1975年开始设立,以纪念19世纪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James Clerk Maxwell而命名,每年表彰一名对等离子体物理理论、实验或科技领域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该奖被学界视为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最高荣誉。
陈骝教授多年来一直关心中国的等离子体物理科研和青年等离子体物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从八十年代开始和
王淦昌院士,
蔡诗东院士等国内一大批等离子体界人员进行过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代表出版物:
1. L. Chen and A. Hasegawa, A Theory of Long Period Magnetic Pulsations, 1. Steady State Excitation of Field Line Resonance, J. Geophys Res. 79, 1024-1032 (1974).
2. E. A. Frieman and L. Chen, Nonlinear Gyrokinetic Equations for Low-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 General Plasma Equilibrium, Phys. Fluids 25, 502-508 (1982).
3. L. Chen, R. B. White, and M. N. Rosenbluth, Excitation of Internal Kink Modes by Trapped Energetic Beam Ions, Phys. Rev. Lett. 52, 1122-1125 (1984).
4. L. Chen, Theory of Magnetohydrodynamic Instabilities Excited by Energetic Particles in Tokamaks, Phys. Plasmas 1(5), 1519 (1994).
5. L. Chen, Z. Lin, and R. White, Excitation of Zonal Flow by Drift Waves in Toroidal Plasmas, Phys. of Plasmas 7(8), 3129 (2000).
获奖记录
John Dawson Prize
2004年荣获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奖”(被称作John Dawson Prize)。
Hannes Alfvén Prize
2008年获欧洲物理学会颁发的
阿尔芬奖(Hannes Alfvén Prize),该奖项是欧洲物理学会(EPS)授予等离子体物理学家的最高奖,也是第一个获此荣誉的华人科学家。2008年由欧洲物理学会设立的Hannes Alfvén Prize奖将颁发给浙大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主任陈骝教授,这是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首次颁给华人科学家。欧洲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主席Jo Lister博士给陈骝教授发来授奖信,信中说,授奖是基于陈骝在实验室以及空间等离子领域中关于
阿尔芬波物理学的很多开创性研究成果及不断提出的新概念。
麦克斯韦奖
2012年获得等离子物理学最高荣誉--麦克斯韦奖 (James Clerk Maxwell Prize),这是
美国物理学会(APS)授予等离子体物理学家的最高荣誉。
钱德拉塞卡奖
2019年8月,获
钱德拉塞卡奖,因“基于其在磁约束聚变和空间等离子体理论的开创性贡献;其中特别包括了地磁脉动、非线性回旋动理学、阿尔芬波加热和动理学阿尔芬波,环阿尔芬本征模,“鱼骨模振荡”和高能量粒子模,以及环形等离子体中带状流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