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子疑云
美国2008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的电影
《换子疑云》 是美国环球影业于2008年出品的悬疑片,影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J·迈克尔·斯特拉辛斯基编剧、安吉丽娜·朱莉加特林·格里菲斯约翰·马尔科维奇等领衔主演。影片于2008年5月20日在法国全球首映。
剧情简介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鸡舍谋杀案)改编,一位单身工薪阶层女子克里斯蒂娜,因加班把孩子留在家里,回家后儿子就不见了。警察先是拒绝在24小时内接受报案,之后案件也迟迟无进展。直到5个月后,警方突然告诉Christine帮她找到了儿子,并带大队媒体到火车站接他,尽管当时Christine就看出那个男孩不是自己的儿子,但小男孩却一再坚持是她儿子,警长也竭力劝说可能是离开儿子太久,认不出来了。就这样,报纸到处是母子重逢的消息,洛杉矶警方也就此挽回些面子。但克里斯蒂娜根据身高、包皮和牙医及老师的判断,认定这孩子一定不是她的,希望警方继续寻找儿子,却遭到拒绝,还被当成精神病关进了疯人院。
克里斯蒂娜这才发现,这里很多女人都是因与警察作对被关进来,只有保证不再找麻烦才能放出去,借以强权掩盖真相,充分显示警方对女性的歧视与不公,为所欲为的卑鄙做法。还好,站在Christine一边的有一向鄙视警方的牧师Gustav Briegleb 及精神病院遭受警方同等待遇的妓女,及很多同样对警方不满的民众们,帮助Christine从一个束手无策的弱女子,成为站上法庭与洛杉矶警方对薄公堂的斗士。而另一方面,儿子的下落也因一个变态杀手的落网逐渐水落石出。儿子本来有逃跑的机会,但为了扶起摔倒的另一个伙伴毅然返回了杀手的农场,从此再无音讯。最终,州政府废除了让克里斯蒂娜进精神病院的第12条法律,警察局长被降职警长、永久免职。克里斯蒂娜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儿子,但直到去世也没有找到。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译制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1、本片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1997年以来第一次跳出华纳兄弟的怀抱改投环球旗下拍摄的电影。
2、本片是2008年戛纳电影节的参赛片。
3、该影片本来并不在戛纳电影节的竞赛名单之内,直到伊斯特伍德本人确认可以出席参加电影节,影片才被确定会参赛,而此时离电影节开幕还有一周的时间,影片仍在剪辑室里进行后期制作。
获奖记录
获奖记录整理资料
制作发行
上映日期
注:上映时间整理资料来源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该影片从人物设置和主要剧情来看,《换子疑云》是一部个体反抗强权的英雄主义电影作品,但其深层内涵却指向了对男权中心主义的揭示和批判。该作品的这种隐性批判从私人家庭生活空间、社会公共活动空间和宗教神学等三个层面逐层展开、渐趋深入,将女性所遭遇的种种性别不公和歧视以一种温婉含蓄却百折不挠的姿态揭示出来。作品对男性“责任”意识的重新解读和对宗教男性化倾向的隐性批判,尤其能丰富人们对男女关系的重新认识。稍有遗憾的是,该作品对男性中心主义问题的审视还没能跳出二元对立的性别框架,这就使得该作品虽然有了批判的深度,但却缺少了建设的价值。(《世界电影》评)
影片除了“真相”外,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对《换子疑云》的处理是很有野心的,随着故事的进行,电影不断的变换着类型和主题,一开始看似关于儿童失踪的犯罪影片,却同时通过“调包”孩子来控诉洛杉矶警察为提高形象、不顾真相、满嘴谎言、忽略百姓利益、强权行事的恶劣作风。而随着故事发展,女主角看到了洛杉矶警察对于女性和弱势全体的不公平待遇,开始主动反抗,并坚持要作为代表,向腐败的强权势力宣战,讨回公道,这时电影似乎又变成了女权主义色彩浓厚的女性奋斗影片。塑造一个女性英雄及揭露当时执法部门黑暗这两点也成为故事的重心,只不过类似内容在过去影片中并不少见,鉴于此,《换子疑云》虽然是一件水准颇高的电影艺术片,也仍然具有伊斯特伍德风格,却难以耳目一新。
即使不能再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带来一尊奥斯卡奖,却绝对是一部精品,显示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宝刀不老和对艺术的严谨追求,更显示出他的慧眼独具。观看《换子疑云》是一段丰富的情感历程,压抑,揪心,也许从中得不到太多感悟和可探讨的内容,但大脑和内心在这两个半小时内,都会为这部外表精心雕琢,内容跌荡起伏的故事牢牢拴住,看完后会有一种精神马拉松之后的疲惫,到结局也未让人有一丝一毫如释重负的感觉。(凤凰网评)
该影片通过对母亲和杀手两方面的的描写理清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使其两条线索合为一体。影片涉及了母爱、任性、法制、社会等各个不同主题,且处理的很好,没有加入生硬的雕琢或可以的修饰。客观、低调的叙事中,影片想要表达的内涵自然流露。(《人民法院报》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2 00:40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