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交响曲》也是他在苏联时期所创作的第一部交响曲,此曲公认是普罗科菲耶夫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怀着一种信念,认为作曲家和诗人、雕塑家、画家一样,应该为人类服务,为人民服务。他应该美化和保障人类的生活,他在艺术中首先应该表现出是一位公民,歌唱人类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辉的未来。在我看来,这就是艺术的不容改变的规范”。博里斯·施瓦茨认为:第五未必是一部写战争的作品,其理由是:“第五交响曲有着这么崇高、自信和明朗的诙谐的情绪。战争的思想好像很遥远。”然而,作为一个关心着自己祖国的前途与命运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在构思自己的作品时,他不可能不去关注在那个特定的时空中所发生的与祖国的命运休戚相关的重大事件。这首乐曲表现其当时的心情,由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开始,逐渐爆发,最后是忘乎所以的欢腾。
呈示部两个主题首先由长笛奏出,之后弦乐应答。发展部较短,待一阵高潮过后,又趋于平缓,进入
再现部。再圆号、小号的鼓励下,情绪再次高涨,定音鼓、大锣加入,形成了一个狂暴的结尾。
在小提琴的
小三度跳动后,单簧管最先呈现主部主题,小提琴、钢琴应答,并引来圆号、小军鼓、小号、长号,使情绪变得尤为轻松(这是普罗科菲耶夫的乐观主义精神,从该主题配器上可得知他善于创作音乐
喜剧)。
三声中部稍为优美婉转(降B大调),但情绪的动机依然起伏在低音部。回转联动后,又进入主部主题,但这一次情绪高涨许多,为该乐章热烈的结尾埋下伏笔。
该乐章与
贝多芬《
d小调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十分相似。第一主题尤为轻柔,小提琴、单簧管平稳的音符为乐曲增添了和谐、安逸的气氛。第二主题同为降B大调,由小提琴、中提琴齐奏。经过两次变奏,猛烈的号角声呈现,打破了安宁的气氛(普罗科菲耶夫在这里还用了大锣、定音鼓、小军鼓,并运用勋伯格和声,让不和谐的气氛更为浓厚)。高潮过后,低音弦乐似乎是低下了脑袋,不敢演奏,但却出现了连续的
跳音,使情绪得到瓦解,直接奔入第四乐章。
在低音弦乐的背景下, 单簧管在高音区奏出了正规的主题,小提琴复杂的跳动更是为乐曲增添不少情趣。随着情绪的高涨,最后变得愈加辉煌。该乐章是作品的核心,也是作品最难演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