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人淳朴善良,为人正直,性格豪爽。陕北人的习俗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社会风俗与社会生活习惯,是陕北文化系统结构中最重基本的要素之一,是陕北文化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解读陕北文化区域普遍存在的习俗的特点,是认识陕北区域文化特征的一把钥匙。
简介
陕北 包括榆林和延安。
习俗具有联系传统与现实的性质,它不仅是以往已经消逝岁月的文化痕迹,也是当时、当代社会正在进行演变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弥散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的各个角落,万象纷呈、异彩缤纷,它既表现为一定物质的、有形的、可直接感觉到的具体事物,同时又表现为观念的、无形的、只能意会和理解的抽象形式。一般情况下,一个区域内的人们在生育、寿诞、婚姻、丧葬、衣食、住、行及祭祀、交际等方面的风俗习惯,最能体现该区域习俗文化的特点,是习俗文化规律性最强,习俗化特征最明显的部分,当然在这些生活习俗的表象之下,真正起作用的依然是这个区域社会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及社会心态。
人文
衣食住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进行其它社会行为”。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陕北乡民的基本服饰是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着光板老羊皮袄和大裆裤,内着白褂子、红裹肚,脚蹬千层布底鞋,有的头戴毡帽、腿裹‘裹腿’,脚穿毡靴,这些均反映了在陕北较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从事农耕和不同生计活动的需要。
窑洞是自古以为最具陕北民居的代表性的建筑,陕北有半地穴式土窑洞,有秦汉以扣的崖面式土窑洞和明代后期开始的青砖窑洞,稍富裕者,用石头或砖砌成窑面(俗称接口子石窑)。更富裕者,则整体全用砖、石加工砌成,门在用细凿凿出石面,或用水磨砖砌合,窑前再加穿廊和抱厦,颇为实用、壮观,窑上门窗加工或各种纹样图案,增加美感。更有少数极富人家,将空洞建筑与庭院建筑结合,门前蹲石狮,大门修门楼,门内有照壁、厢房,庭院分为二进、三进、三院、五院多种,与正窑、下院松成和谐有序的整体结构,极尽洞居室之实用、华美。
窑洞是最具陕北特色的民居文化现象,其建筑就地取材,依山傍势,冬暖夏凉,充分显示出与自然、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了陕北民众平和、宁静、现实的审美心态。
育婚丧
陕北许多群众在生育观念上,喜多生且贵子轻女。这是由陕北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广人稀、家庭劳动力多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决定的,也是人类重视生命的自我延续,重视家庭、繁衍与兴旺的封建传统观念一脉相承的。
陕北人择亲时非常注重门户,即看清其家族有无狐臭史,认为“穷不扎根臭扎根”。其次,重视人气及对方家庭社会上的威信。再次,重视生辰八字,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穷”之说法。另外,还讲究妗子不做婆,即使姨姨、姑姑做婆也不好,有“姨姨做婆,刀剪相磨”、“姑姑做婆,一世不和”之说。
婚嫁无论贫富都有比较完整的聘娶程序,简约为“放话”、“定亲”、“娶亲 ”三道程序。婚仪则有繁有简,还有闹房、听房之俗。婚后还有“会亲”(相当古之“归宁”)等议程。
在经济贫困的乡间,婚聘所需财礼颇重,形成事实上的买卖婚姻,换婚现象至今时有发生,而且婚礼往往受社会落后观念的制约,大办、奢办造成不必要的靡费和负担。
陕北人的丧葬习俗也颇具特点,具有普遍性。传统性议程受到社会普遍遵从,这是因为人们不仅把死亡看成为一个生物性事件,同时也看成是一件社会性的事件,就其本质而言,一个区域丧葬习俗背后展现的仍然是该区域的人文内涵。
丧葬可分为葬式和丧礼两部分。陕北地区的葬式普遍衽木棺土葬(个别特殊死亡者例外)。土葬多采用横穴葬,即从地面下挖而形成土坑,再横向掏挖形成洞室墓,其形制和结构因时代和墓主身份而异,有土室、砖室、石室、亦有土坑直接掩埋等。东汉时期,石室墓葬在富裕地主、贵族阶层特别盛行。陕北无定河流域一带出土了大量东汉墓葬画像石,画像石的制作极耗工时与财力,它在反映当时陕北社会生产、社会精神风貌以及人们对生存与死亡的社会观念的同时,也证明了当时厚葬习俗之普遍。近代,厚葬之俗虽日渐式微,但遗风犹存,特别是在经济贫困地区,薄养厚葬的陋习还颇为深固。
陕北地区各家族一般都有家族墓地(俗称祖坟),按血缘辈份从上到下依次竖排,同辈则横排,至少满三代以上方可新立坟地。陪葬物品多为生活用品之物及死者生前喜欢的物件,还有“毁器”之俗,即把陪葬品毁坏后随死者一起埋葬。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人们对阴间鬼界极为复杂的文化心态,相信阴间的存在,人有灵魂,甚至物体也有灵魂,也可解释为是原始愚昧的陪殉习俗消退后,对死者寄托悲痛、留恋情感的一种适度表示。
丧礼是殡殓者,举办丧事,居丧祭奠各种仪式有关的礼节。在陕北,由于各民族间交往密切,丧礼形式相互影响,各地情况略有异同,但仍以汉族丧礼习俗为主。
习俗文化
区域习俗文化特点的研究,是区域文化特点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只有对陕北习俗文化的特点作出明智的认识,才能从更深层次上,更细微地认识陕北文化的内在本质。
陕北的习俗文化,是陕北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长期生活实际的积累,各种习俗事象,无不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在时代发展序列中,每一代都在前辈所创造、积累的社会条件基础之上从事活动,把前一代人活动的终点作为这一代人活动的起点,同时又超越前辈所创造的社会环境和诸种已形成的习惯,革故鼎新,生生不息。每一代居民都以自己的新创新加入到绵绵不断的历史长河中,使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积累不断变异、更新。正是这种历史进程,真实地记载、反映了陕北地区民众生活的精神风貌和观念态势,显现了陕北地域习俗多元性特征,使得陕北区域文化为之丰富、充实,并充满了个性。
饮食文化
忌在饭前饭后用双筷敲碗,吴堡县俗谚云:“敲碗敲筷子,讨吃一辈子。”忌将筷子斜插在饭菜上,因为只有“献饭”,也就是祭鬼神的饭才是斜插筷子的。和别人一起吃饭时,忌“单挑”,即用一根筷子挑起菜;忌在夹到菜后丢下不吃,去夹另一块;忌在菜中翻着寻找可口的食物;忌别人正在夹菜时,跨过去夹菜;忌接连吃菜,中间不吃饭;忌用粘着饭菜的筷子去夹菜;忌伸出舌头舔筷子。
历史名人
黄帝(西元前27世纪~西元前26世纪),中华民族的始祖。《史记》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约生活于我国原始社会
母系氏族公社向
父系氏族公社过渡时期,宽厚仁慈,任贤用能,嫉恶如仇,以德治天下,率领氏族部落成员,“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史记》)。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文明的创造者,井、火食(熟食)、衣裳、冠冕、釜甑、陶器、舟楫、车、杵臼、旃、宫室、棺椁、镜子、货币、几案、天文历书、嫁娶制度、分土建国、礼制法度、市场、坟墓、兵法、弓箭、指南车、阴阳之事及日常生活器具、政治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在诸多古代典籍及民间传说中,均颂赞为黄帝发明制作。《史记》称“黄帝崩,葬桥山”,黄陵县建有黄帝陵,被誉为“天下第一陵”。20世纪,桥山及其周围出土大量新石器彩陶文化遗存,为黄帝时代的有力史证。
貂蝉——在米脂城西杜家石沟艾好湾村,有一个“貂蝉洞”,三国时的貂蝉,就出生在这个地方。貂蝉和西施、王昭君、杨玉环一起,被誉为中华“四大美女”。传说貂蝉母亲分娩时,正值盛夏,蝉鸣阵阵,一只银貂跃入产房,故将女儿起名貂蝉。貂蝉长得百媚千娇,长大后被一名征北将军带到京城洛阳,送给司徒王允做使女。王允为除奸臣董卓,巧设连环计,貂蝉深明大义,甘愿献身,周旋于董卓和吕布之间,使吕布愤而杀了董卓。貂蝉为国家千秋江山赌青春的美名便流传千古。
韩世忠——(公元1089-1151年)绥德县砭上村人,北宋名将屡建战功。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授枢密使。岳飞父子蒙冤入狱后,他面诘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晚年辞官居闲。死后追封为蕲王。其夫人梁红玉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巾帼英雄。
李显忠——(公元1109-1177年) 南宋名将。绥德军青涧(今陕西清涧)人。初名世辅,字君锡,一作公弼。出身将门。果敢有谋,号称“万人敌”。17岁投军抗金。建炎四年(1130),被迫降金,以鄜延路兵马副都监镇守边寨,屡败西夏军。后迁知同州。绍兴八年(1138),设计俘金元帅右监军完颜杲(撒离喝),归宋途中,因追兵所迫将其放还。后全家200余口为金军所害,被迫投奔西夏。次年还宋,高宗赐名显忠,授枢密院都统制。十年,金朝背盟攻宋,显忠以三京招抚司前军都统制率部屡败金军,拜保信军节度使。十八年,因建策恢复中原,忤权相秦桧,被排挤降官赋闲。二十九年,任殿前司选锋军都统制。三十一年,改任建康府御前诸军都统制。采石之战后,率精兵万余乘胜渡江,收复淮西诸郡,以功授太尉。孝宗即位后,兼权池州御前诸军都统制。
李自成——(公元1606-1645年)米脂县李继迁寨(现属横山县境地)人,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勇将。高牺牲后继称闯王,率军百万。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正月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永昌二年(公元1645年)在湖北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
张献忠——(公元1606-1647年)定边刘渠村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在米脂起义,自号“八大王”。初属王子用部,后自成一军,转战豫、陕、鄂、皖等地。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取四川称帝,号大西国,后清兵南下,他引兵拒敌,中箭身亡。
李子洲——(公元1892一1929年)绥德县城内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曾参加
五四运动的领导和组织工作。192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陕北,创建陕西省第四师范学校(今绥德师范)并担任校长。陕西地区党组织创建人之一,曾负责中共陕甘区委、陕西省委的组织工作、军委工作,曾任代理陕西省委书记。1929年春被捕入狱,6月18日病逝狱中。
柳青——(公元1916一1978年)吴堡县张家山乡寺沟村人。原名刘蕴华,现代著名小说家。抗战时期开始了文学生涯,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雷》、《牺牲者》、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第一、二部),中篇小说《狠透铁》,散文特写集《皇甫村的三年》和《
柳青小说散文集》等。
谢子长——出生于1897年,他和刘志丹一起创建了西北革命根据地,是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和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谢子长不仅自己献身于革命,还教育和带动全家投身革命,成为一个革命的家庭。他家中先后有11人参加革命,在1932年至1936年短短的3年多时间里,就有8人为革命英勇献身。 尽管身居高职,谢子长不顾个人安危,前往一线指挥作战。在长期征战中,多次负伤。在一次战斗中胸部中弹,因伤情恶化,1935年2月21日在安定县灯盏湾逝世,同年,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谢子长出生的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这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烈士命名的县名之一。
路遥——(公元1949—1992年),清涧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历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主席。路遥出身贫寒,但志向高远,先后创作了《在困难的日子里》、《
惊心动魄的一幕》、《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人生》、《平凡的世界》、《早晨从中午开始》等小说。其中《人生》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拍成电影,风靡全国。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成为陕西文学界的一大骄傲。《平凡的世界》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深情地关注了普通劳动者的命运,体现了路遥一贯的创作特色,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巨著。1992年11月17日,因肝硬化,路遥不幸英年早逝。欣慰的是,他给后人留下了《路遥文集》。从这个意义上说,路遥本身又超越了死亡。他在无中寻到了有,在死中得到了生,在终结中找到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