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由原文学院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以及汉水文化研究中心整合而成,开设有
汉语言文学、
历史学、
汉语国际教育、
广播电视学、
网络与新媒体、
地理科学、
旅游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学科教学(语文、历史、地理)、汉语国际教育等4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是学校开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研究的主力军。经过60多年建设发展,人文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师范性、地域性、应用性办学特色,为基础教育和地方文化事业培养了近2万名合格人才。
发展历史
1958年,汉中大学创办,设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生物农学三个专修科。
1966年,文革爆发,汉中大学停止招生;1972年,汉中大学停办。
1975年,在原汉中大学旧址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分校,暂设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五个专业。
1978年,恢复汉中大学并改名汉中师范学院;3月,77级54名学生入学;9月,78级59名学生入学。
2000年,中文系在校生人数达到1563人,位居全校各专业首位。
2005年,开办文秘教育(秘书学)专业。
2006年,中文系与原文化传播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合并,组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获批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获批为校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成为学校首批硕士学位点。
200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省级特色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始招生。
2011年,中国语言文学获批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研究与实践”作为获批校级教改项目,成为全校12个师范专业的唯一试点单位。
2012年-2013年,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新增二级硕士点开始招生。
2014年获批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点。同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陕西省教育厅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截止2015年9月,有删减)
2018年获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
2020年起秘书学专业停止招生,2021年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2021年1月,建制被撤销。
1988年7月,创立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
2002年,创办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6年调整至原文学院;同年创办图书馆学专业,该专业于2019年起停止招生。
2005年,创办旅游管理专业。
2008年,创办地理科学专业。
2011年9月更名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学院有历史学(师范类)、地理科学(师范类)、图书馆学(2019年起停止招生)和旅游管理4个本科专业,拥有学科教学(历史、地理)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拥有一个省级优势学科“汉水文化”(汉水流域历史文化研究方向)和一个校级重点学科“专门史”。 拥有一个研究所﹙两汉三国文化研究所﹚,三个研究中心﹙秦岭与蜀道文化研究中心、秦巴文化与旅游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汉家发祥地文化研究中心﹚等学科科研机构。已初步形成了以蜀道、汉水文化、秦巴区域旅游开发和区域地理研究为核心的学科发展优势。
2014年获批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学位点,2015年获批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硕士学位点。
2021年1月,建制被撤销。
2021年1月31日下午学校召开了学院设置调整及干部任免宣布会议,学校决定由原文学院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合并组建为人文学院。
2021年5月19日学校决定在文学院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合并组建人文学院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校内资源,将汉水文化研究中心与人文学院合并,优化配置,加强管理,形成对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与学科的集中统一领导。
科研条件
学院资料室拥有藏书6万余册,常年订阅学术期刊120余种。有电视演播厅、非线性编辑、地理信息系统、秦巴生态遥感等10多个专业实验室,教育实习、专业实习基地30多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有泰国中小学实习基地25个,每年选派近百名学生赴泰国开展教育实习。
人才培养
人文学院拥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历史学、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为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办学声誉良好。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地理科学是师范教育专业,就业稳定;汉语国际教育、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和旅游管理等专业对接社会需求,发展前景广阔。现有在册本科生1951人。人文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省级优势学科和汉水文化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教学(语文、历史、地理)、汉语国际教育和新闻与传播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自2007年招收研究生至今,已成功培养研究生600余人,目前在读研究生216人(截止2021年3月)。
近五年,人文学院有300余名本科生考取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有24名硕士研究生考取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人文学院在全国30个省市招生,2019年进入陕西省一本批次招生。第一志愿报考率常年为200%以上,就业率均在92%以上,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为基础教育及文化旅游产业、新闻出版、社会管理等。
学术研究
2010年以来,人文学院共承担教学与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获省厅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0余项。
特色活动
人文学院以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为主旨,倾力打造“读、诵、演、绎、赛、行”系列活动,常年开展“诵响理工 晨读经典”国学经典晨读活动、中华经典诗文朗诵大赛、“太白杯”古诗词风采大赛、“曹禺杯”历史话剧大赛、“星耀天汉”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汉韵风采”成语大赛、“天汉杯”微电影大赛、“博望”文学沙龙、“旱麓”学术年会等特色品牌赛事,组织编辑《山南行》等文学期刊,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学院领导
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熊敬明
党委副书记:山 华
副院长:宫臻祥、陈小赤、徐向阳、付恒阳
副处级组织员:刘 莉
师资队伍
人文学院教师队伍完整,学历和学缘结构优化、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专业和学科分布均衡。现有教职工117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正高级职称21人,副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42人;具有博士学位54人,在读博士生10人。付兴林教授获批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许松副教授获批陕西高校第四批“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蔡云辉教授荣获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
李巧宁教授荣获陕西省巾帼建功标兵。王建科、雷勇、蔡美云、李宜蓬获批校级教学名师,吴金涛、李小燕为校级教学督导。
为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引领专业和学科发展,人文学院聘请西南大学黄大宏、陕西师范大学王伟、西安外国语大学韩伟、国防大学谷海慧、武汉大学吕尚斌、西安交通大学杨琳、上海博物馆陶喻之、西南大学马强、西北大学徐卫民、上海师范大学陈勇、陕西师范大学于赓哲、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李岩、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升魁、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洪增林等多位专家担任汉江学者,聘请地方文化教育、旅游规划、新闻出版等行业代表兼任客座教授或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