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育,是在中国社会日益普遍的“父母失陪、孩子缺陪”背景下诞生的家庭教育理念,陪育理念基于“尊重、陪伴、爱“三大基本原则,主张父母不仅要对孩子承担起养育的责任,更要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伙伴兼导师,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倾听孩子的心声,在亲子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达到促进孩子“3Q”(SQ-安全感商数;IQ-智力商数;EQ-情绪商数)同步发展的目的,为孩子的快乐人生奠基。
社会背景
近年来日益普遍的“父母失陪、孩子缺陪”现象是陪育概念提出的主要诱因。
1、父母的陪伴,竟成为孩子的奢望
2013年2月21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引起全社会关注父母对孩子的“失陪”问题:
“春节假期结束,人们又进入工作状态。埋头工作的你可否想到,多少次深夜回家,孩子已然睡去?多少次早上出门,孩子还在梦中?多少次答应陪孩子玩,却一再食言?多少次孩子需要你的关爱,你却不在身边?当然,这也许正是你的痛楚和无奈。”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远离家庭,沦为“失陪父母”。根据百度百科“失陪父母”词条介绍,失陪父母指的是因各种主客观原因未能给予孩子充分陪伴的父母群体。在当今社会中,这一族群具体细分为:1、因家庭或工作原因,与孩子两地分离;2、因工作繁忙,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3、人虽与孩子相伴但缺乏心的沟通交流。
当今中国社会,失陪父母是一个正在逐渐壮大的族群:
据调查,我国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中国城市白领每天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超过1.5小时;63%的都市白领每年只有不到3次家庭聚会;超过60%的城市父亲在周末抽不出时间陪孩子;75%的父亲因为工作等原因错过了孩子的第一次说话;59.5%的总体人群不同程度认同“我对父母的印象更多的停留在以前而不是现在”⋯⋯
2、社会转型,“独二代”面临精神孤岛
如今的城市里,孩子们聚集玩耍的场景正渐渐变得稀有。
放学后与伙伴们在院子里踢毽子、周末一起踢皮球、放风筝⋯⋯70、80后的童年中习以为常的集体游戏,距离如今的00后、10后正越来越遥远!没有生命的玩具、电子产品,充当着他们的童年玩伴,相比父母一辈的童年,“独二代”竟仿佛身处孤岛!
3、警惕:学龄前孩子缺陪误终身
孩子因为缺乏父母陪伴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让我们痛心不已:
重庆小女孩-1岁多的小玲玲,由于缺乏关爱和陪伴导致孤独,竟把舌头当糖天天嚼,嚼到舌头红肿发炎都不停止!
5岁的广东女孩阿明,从小缺乏父母陪伴而不得不与航天模型、汽车模型为伴,渐渐患上孤独症,不跟人说话,整天摆弄模型!
⋯⋯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缺少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可修复的伤害。
陪育重要性
陪育理念基于“尊重、陪伴、爱“的基本原则,主张父母要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兼伙伴,付出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用心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这种陪伴对孩子3Q(SQ-安全感商数IQ-智力商数;EQ-情绪商数;SQ-安全感商数)的发展与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1、父母的陪育让孩子更有安全感,为健康人格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健康的人格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根本保证,也是社会对其成员的一项基本要求。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根据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的学说,父母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富有影响力的因素,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无时不在左右着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父母必须帮助孩子获得充分的安全感与自信心,才能培养起孩子的健康人格。
个体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是拥有充分的安全感。美国著名
社会心理学家、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者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曾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个体要“有充分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感到自己被他人排斥、遗忘,因而对他人抱着不信任的态度,感到孤独、悲观,不停息地为更安全而努力,表现出各种神经质倾向、自卫倾向、自卑,自私等。
父母在儿童形成安全感方面有着最为关键的影响。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Benjamin Spock,1903)认为,“儿童出生数月后,开始热爱和信赖经常照看自己的那一两个人,把他们看成是自身安全的可靠保障。即使年仅半岁的婴儿,也会因为照顾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突然离去,而丧失对人对物的兴趣,不开笑脸,不思饮食,精神上受到严重的压抑……儿童长大成人后,毕生处事乐观还是悲观,待人热情还是冷漠,为人多信还是多疑,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出生后头两年中主要负责照看他们的人的态度”。
由此可见,父母在儿童早期安全感的培养过程中扮演了最为关键的角色,父母的陪育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摇篮。尤其在孩子0-6岁,处在人格发展奠基的关键阶段,他们极度渴望爱,渴求安全感,这种需求的满足几乎完全依赖于父母。这一阶段父母的“失陪”,将使孩子感到被忽视,被厌弃,无从建立起对周围环境和人的信任,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肯定和对能力的自信,从而丧失构建健康人格的基础。
2、长期、稳定的陪育,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基础
很多父母面临孩子跟自己“不亲”的问题,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父母“失陪”了,他们没能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的情感作出回应,久而久之就导致亲子间的依恋关系没有成功建立。父母长期对孩子“失陪”,孩子就对父母失去了信任与依赖,而将这种感情投注在了其他人或事物身上,以至于亲子关系疏远。
有些父母确实不可避免地必须与孩子分隔两地,例如为生计奔波的农民工,离开家园奋斗的都市白领……因为种种现实的原因,无奈之下只能将孩子寄养,他们的孩子沦为“留守儿童”。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许多几个月大就被寄养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的父母感到陌生疏远,有的小孩甚至都不认识父母。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父母让孩子成为精神上的“留守儿童”。他们为生存而奔波,忙于工作与社交,疏于对家人的陪伴,家庭以外的事情占据了他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分配给孩子的时间少得可怜,大部分时候陪伴的孩子的都是老人或保姆,久而久之孩子就慢慢地对父母失去了信任,对老人或保姆感觉更加亲近,更严重的,会形成孤僻的性格,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不得不警惕的是,还有一种更为隐蔽的“失陪”,同样影响着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以部分全职妈妈为代表,她们虽有充分的时间陪伴孩子身旁,却因为用心不够与或技巧不足,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在情感和精神上缺乏共鸣,她们对孩子的陪伴,有量却无质。这种情况下孩子同样难以感觉到父母的爱。爱是相互的,感觉不到被爱的孩子,自然也会逐渐封闭自己的爱。
所以,陪育与陪伴,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正确的陪育方式,不仅是拿出充分的时间与孩子相处,更要在相处的过程中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做情感和精神上的交流,让孩子真切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如此才是奠定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的基础,其实比起玩具,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多陪陪孩子,和他快乐的谈话,用你和蔼的表情和温柔快乐的语调,带给他信任和安全感。面对面的和孩子沟通,为他学习语言和人际沟通做好基础。多和他互动并且细心观察,从孩子的举手投足间,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和需要。这些看似平淡的事,其实对孩子的成长都至关重要。
有家长感慨说:孩子只有在7岁以前,才是完完整整属于这个家庭的;7岁以后,多数时间给了学校;20几岁以后,多数时间给了工作;等再过几年,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分配给父母的时间就更少了,到时做父母的相陪也陪不了了。所以,0-7岁这几年的陪育时光是多么珍贵啊,怎么会有父母忍心在这几年里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分配给其它事情,而让孩子独自忍受亲情饥渴的煎熬呢?
3、陪育,是一种有助于孩子智商和情商发展的家庭早教方式
许多父母存在一个认知上的误区:早教就是把孩子送进专业早教机构,进行专门的训练。但实际上对于7岁以前的孩子,家庭是最重要的活动场所,父母是接触最多的人,家庭早教才是培养孩子智商与情商的关键手段。
“家庭早教”最早起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倡导的“PAT”运动,意即“parents asteachers”,意即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师,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在此基础上提出“陪育”理念,更加强调家庭早教,先有陪,后有育,在陪中育。父母要成为孩子的伙伴兼导师,在陪伴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目的。
陪育三原则
1、尊重
儿童成长有其自然规律,每个阶段重点不同。正确的陪育,应建立在尊重孩子,尊重其不同年龄阶段成长需求的基础之上,针对儿童成长关键指标进行有重点地陪育。
学龄前儿童每个阶段的陪育关键点:
1-2岁:习惯养成;语言启蒙;亲子情感
2-3岁:情感培养;认知发展;快乐入园
3-4岁:生活自理;启发思考;性格养成
4-5岁:品格养成;独立思考;乐于探索
5-6岁:健康心智;创新思维;入学准备
2、陪伴
父母对孩子的陪伴,要保量,更要保质。
教育专家告诉我们:小孩子是最“现实”的,他们判断父母是不是疼爱自己,就是留意你陪了他多久,时间是硬标准。但其实比起玩具,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多陪陪孩子,和他快乐地谈话,用你和蔼的表情和温柔快乐的语调,带给他信任和安全感。面对面地和孩子沟通,为他学习语言和人际沟通做好基础,多和他互动并且细心观察,从孩子的举手投足间,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和需要。这些看似平淡的事,其实对孩子的成长都至关重要。
“陪育”理念不仅提倡家长保证基本的陪伴时间,还要求家长要保障陪育的质量。许多家长把陪伴孩子视为任务,在陪伴的过程中人在心不在,当孩子需要共鸣时,漠然不觉,当孩子提出问题时,敷衍了事,这样的陪伴,有量却无质。正确的陪育方法是要用心观察和倾听,了解孩子的需求,掌握正确的方法与孩子沟通,通过平等的对话,在融洽的亲子共处氛围中让孩子感受爱,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3、爱
陪育一天两天很容易,坚持陪伴却考验着身为父母的爱心与耐心。陪育,需要有爱才能持续。这样的爱,是对孩子的爱,是对自己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及伟大教育事业的爱,是对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的珍贵点滴的爱。没有爱,长期陪育的过程会使家长感到身心俱疲,深受折磨。
事实上,陪育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亲子都很快乐的过程。在每一天陪育的时间里,家长不妨抛开来自职场和社会的压力与烦恼,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被孩子的天真与创造力感染,你会发现一个简单的小游戏,一次三十分钟的睡前阅读,一场家庭户外野餐,全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奇妙。你需要的做的不过是暂时丢开成人世界里的纷扰,将自己回归到与孩子平等的、身为一个纯粹的“人”的位置,去享受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欢乐时光。
陪育工具
在许多家长的意识里,自己在陪育孩子方面是“不专业”的,而且永远也没法变得专业,早教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机构去做。但事实上,有这种想法是陷入误区的表现。陪育是身为父母天然具备的能力,只要掌握了合适的方法,辅助以适合的工具,相信每一个父母都能把陪育做得足够高质。
陪育的时候究竟要做什么,这也是常常困扰家长的一个问题。陪孩子的时候,我不知道做什么!我会做的互动小游戏,孩子觉得很无聊!我给孩子读的故事,一点都不吸引他⋯⋯这种时候,家长就需要有合适的内容去吸引孩子,调动孩子的兴趣,在与孩子共同分享内容的过程中进行陪育。这个内容可以是一首儿歌,一件玩具,一本儿童读物,一套识字卡⋯⋯只要它是符合儿童兴趣并且有助于儿童某方面能力提升的,就能在有志于陪育的家长手中充当良好的工具。
错误陪育方法
以下是家长在陪育孩子过程中的十大误区以及专家意见。
1、甩手型陪伴[踢皮球型]:由于工作忙等各种原因,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把孩子完全交给老人或者保姆,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他人。
吴文君建议: 对于职场妈妈建议每周尽可能安排一至两次陪伴孩子的黄金时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小时间”,比如去超市的路上,洗澡的时候。对于因距离遥远,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的妈妈,可以每晚固定时间和孩子通话。谈话的内容,无关乖不乖,考试怎么样,而是聊聊各自的心情、看到听到的有趣故事和新的发现等等。这是改善亲子关系,高质量陪伴很重要的技巧。
网友点评:在孩子6岁以前完全甩手给老人或保姆带,自己省下时间来赚钱,这类家长就是典型的没脑子!自以为精打细算,其实不懂投资!!古话说“三岁看大”,人生最关键就这几年,这时候自己不多花点时间和心思培养孩子3个Q:智商、情商、安商(安全感商数),为孩子的未来打好基础,却图一时方便或多赚几毛钱,耽搁了孩子这几年,以后想要补可就难了!
2、放养型陪伴[牧羊人型]:小孩子自己玩多好干嘛非要大人陪着?现实中很多家长有这样的想法,他们或者认为孩子应该早日养成独立性格,大人不需要花时间陪伴孩子;或者觉得陪伴孩子主要目的是预防意外伤害,因此往往扮演的是监工的角色,而不是陪孩子玩和学习的角色。
吴文君建议:孩子自己玩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孩子已经进入专注和自我探索的状态时,请不要打扰他,更有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形成;第二种情况是孩子被迫自己玩,但内心十分渴望有人陪,这时需要父母陪伴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网友点评:以前做家长的老让孩子去一边自己玩,或者完全交给托儿所,那可以理解,毕竟当时教育观念落后,很多家长不懂得家庭早教的重要性,不认为花时间陪孩子算个事儿!现在时代进步了,大家的意识也该与时俱进了吧?自己偷懒还老拿“放养”那一套来搪塞,有意思吗?
3、替代型陪伴:许多家长长期用电子产品来替代自己对孩子的陪伴,如给孩子看动画片、让孩子玩ipad等,培养出一批“幼儿电子控”。
吴文君建议:让电子产品成为亲子关系的工具,而不是“代班父母”。既能满足孩子兴趣又能避免孩子对电子产品过度依赖的办法是: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做游戏,充分感受互动的喜悦,并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挖掘电子产品以外的生活,例如社会实践、亲近自然、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活动, 帮助孩子发现比电子产品更有趣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父母先要行动起来:不过分依赖电子产品。
网友点评:坚决对6岁以前孩子封杀ipad!很多父母嫌孩子吵,就扔给孩子一个ipad打发过去,几乎把ipad当电子保姆在用,到头来辐射、伤眼、沉迷上瘾⋯⋯这不是在害孩子吗?把孩子独自对着屏幕的时间用来亲子阅读、户外运动,不是更好吗?
4、敷衍型陪伴[无可奉告型]:在陪伴过程中,对孩子的好问不耐烦,例如有的时候孩子会问一些诸如“树叶为什么是绿的?”一类问题,很多父母对于这类问题懒得回答,或回答不上,这时候往往就随口一句“树叶本来就是绿的。”敷衍过去,这样就在不知不觉当中,打压了孩子好奇的天性和创新发现的积极性。
吴文君建议:“ 懒得回答“背后的心理是不知道如何回答,才能让孩子明白。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创新发现的积极性,当我们不知问题的答案或不想直接解释复杂的科学知识的时候,给孩子提供支持(物质和环境),比如一些书籍、故事或创造情景,让孩子完成从感受到认知,最终延续到表达的完整的学习过程。既满足了孩子的内心需要,又解决了父母无言以对的困窘。
网友点评:关键是许多家长自己就是不爱学习、不求上进的人!自己本身懒惰、不好学,怎么可能有耐心、有能力解答孩子的问题?对这类家长,最大的建议就是先改掉自己的臭毛病,先把自己变成一个勤学好问的人,否则用再多工具也没用,坚持不了多久!
5、物质补偿型陪伴[提款机型]:“我们家宝宝喜欢什么我都买,想要什么都给!我是好妈妈/爸爸!”这类父母心里只装着工作和社交,仅仅把所剩无几的精力和时间分配给孩子,用物质上的给予来补偿自己心理的愧疚感。
吴文君建议:社会已经过度物质了,这种情况将强化孩子的“物欲“。首先父母要放下“愧疚感”,有父母的真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此外父母要学会表达,你的爱要让孩子感受得到,那就需要满足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例如成就感、安全感、认同感等等,这才是对孩子有效的、真心的爱。
网友点评:这类家长典型的一切向“钱”看!为了钱,把孩子搁一边;等有了钱,更加不舍得把“宝贵的”赚钱时间用来陪孩子。这归根结底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家长的价值观不转变过来,跟他说再多也没用!
6、独裁型陪伴[皇帝型]:陪伴过程中,对孩子的干涉和指导太多,没有给出足够的空间,说白了就是不尊重儿童,孩子正常生长次序被打乱了。比如去公园玩的时候,如果孩子突然趴地上看蚂蚁,父母就受不了,因为把衣服弄脏了;有的家长孩子看了一分钟能忍受,看了10分钟往往就受不了,父母都觉得来公园就是要好好玩,强行把孩子拖走。
吴文君建议:“高质量的陪伴”重要的原则是将主导权交还给孩子,父母只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分享他们的感受。例如“带孩子玩”和“陪孩子玩”就是不同的,父母多用自己对“玩”的理解约束孩子,但对孩子来说“玩就是玩“,无关形式,哪怕用尿和泥都是他自己独特的“玩”的方式和探索世界的途径,体验了、认知了也就满足了,这才是成长。
网友点评:现实中有很多家长采取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自己就是权威,要求孩子无条件“听话”,因为他们自己小时候就是如此被教育的:在家听父母话,上学听老师话,工作了就听老板话。这样很容易教育出来一帮应声虫,没有主见,盲目服从权威,更不用说有多少创新能力了。这类家长建议没事多想想自己小时候被父母长辈打压时候的心情,将心比心,才能多理解孩子一些。
7、娇纵型陪伴[侍卫型]:与上面完全相反的是有的家长对孩子言听计从,纵容和溺爱,总认为”小孩子性格就是这样…,以后长大懂事了就好了”。对于孩子那些没礼貌的发号施令,没完没了的交换条件、粗鲁无礼的话语,都是一概地放任,不论孩子怎么做,都认为是对的,而且从不批评,像皇家侍卫对待皇上一样。但是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往往缺乏容忍力和自制力,娇气、任性、不善于与人合作和分享,爱占上风、爱占小便宜、人缘差,而且经常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不爱自己动手。
吴文君建议:“自由”并不意味着没有底线。有关品格的教育就是我们的需要坚守的“底线”。父母自身的言行是最重要的防火墙;做理性父母,安抚孩子的感受的同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建立规则需要温柔的坚持。“好孩子”来自“好父母”,学会给孩子智慧的爱,而不是愚蠢的爱。
网友点评:这类家长很容易培养出外强中干的“小霸王”。一方面惯出孩子一堆坏毛病,小小年纪就习惯呼风唤雨,另一方面,这样的孩子其实缺乏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来真碰上什么事父母不在身边就得吃亏了。所以家长要看长远些,小时候对孩子纵容和溺爱,培养不出真正有气概有能力的孩子,要真为孩子好,就该让孩子从小学着自己干,适当碰碰壁吃吃亏也是财富。
8、越俎代庖型陪伴[保姆型]:“宝宝还小,不会做,妈妈(爸爸、奶奶)来做”,宝宝喜欢模仿大人的举动:扫地、擦桌子、倒水等等。但很多家长念叨着:“宝宝还小,不会做……”殊不知,这样既有违孩子的学习、模仿的天性,而且扼杀了孩子的劳动积极性。
吴文君建议:操练扫帚和拖布行为背后是孩子想要尝试的心态,在尝试中他们获得经验和成就感。父母往往没有察觉行为背后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才会大包大揽。表面上是心疼孩子,实质上是“以爱之名”给孩子套上一道枷锁。因此,放手让孩子在“经验学校“中学习,陪着他们去劳动、去体验。
网友点评:长沙某大一男生父亲在学生宿舍打地铺照顾孩子;堂堂清华博士生不会叠被子⋯⋯这类极品事件沦为全国人民的笑柄,但俗话说得好,五十步莫笑百步,现实中很多家长自己就在拼命惯着孩子,什么都想代劳,巴不得孩子十指不沾阳春水,一门心思做学问。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一个人独立生活的时候就得傻眼,所以家长还是得考虑长远一些,别一时心疼孩子,反而耽误终身发展。
9、情绪型陪伴[变色龙型]:这一类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受自身情绪影响严重。妞妞就有这样的父母,妈妈高兴了就满足她的任何要求,不高兴了就对她大声训斥,爸爸开心了就过来抱抱她,不开心时就会因为她吵而揍她的屁股。爸爸妈妈这种不稳定的情绪、不讲道理的行为给了妞妞这样一种行为暗示,那就是我高兴了你们怎么样都可以,我不开心了就要吵得让你们没有办法。
吴文君建议:一个人情绪的起伏不定会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更容易对伴侣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以致于影响到整个家庭或者团体的氛围。正如踢猫理论:爸爸工作中挨批了,就冲妈妈发火;妈妈委屈了,就发泄给孩子;孩子难过了,就踢了小猫;小猫也生气了,就咬了爸爸。孩子就在这样的传递中,学会了发脾气、将情绪转嫁给他人或通过发脾气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想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父母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网友点评:这类情商低的家长,开心时候全天下都是朋友,不开心了满世界都是敌人,非常不好相处。他们不光对待孩子是这种态度,对待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也是一样的情绪化。郭德纲说过一句话:把脾气发出来是本能,把脾气压下去才是本事,建议这类家长赶紧练练自己的本事,提升自己的修养,然后才谈得上言传身教,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10、过度保护型陪伴[母鸡型]: 这类家长对孩子十分不放心,事事考虑得很周全,总担心自己微小的疏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就像母鸡带小鸡一样,总是将孩子护在自己的翅膀底下。因为过于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小孩不可能爬高上低,不可能去尽兴玩水,甚至稍微有点幅度较大的动作都不允许做。。
吴文君建议:父母永远无法做到陪伴孩子一生,永远为孩子撑伞。总有一天他们要独立面对一切,因此需要提早明确亲子关系的目标:让孩子拥有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亲子关系是唯一指向分离的爱,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为最终有一天离开我们做准备,我们只能看他渐行渐远。当孩子步伐稳健,具有了照顾自己人生能力之时,才是我们真正安心之时。
网友点评:很多家长对于怎么培养孩子,心中没有尺度,要么就撒手不管,要么就呵护过头,就像这种母鸡型家长,总觉得全世界都是危险,都是陷阱,所以孩子的事,事无巨细全都要管!在这种过度保护环境下成长的男孩子,蔫头蔫脑的没有男子气概,女孩子就更是娇声娇气,一碰就碎。对这种家长的建议就是自己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别憋在巴掌大的地方,平常也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挑战一些稍有难度的活动,比如爬山,露营,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心胸会开阔一些,就不那么小家子气,看什么都怕了,也逐渐能摸清孩子的极限在哪儿,一点一点对孩子放开,直到掌握一个合适的尺度。
每天陪育一小时
现代都市人工作越来越忙碌,分配给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有一部分全职妈妈能够全天陪伴孩子,却因为不得法而导致陪育质量低下。在这种背景下,“每天陪育一小时”主张家长每天最低限度拿出一小时给予孩子全心全意的陪育,保量并保质。
家长们的响应:
“第一次当选总统时,奥巴马说有一件事他很自豪:在长达21个月的选战中,他没有错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米歇尔也说丈夫至今仍每晚和女儿一起晚餐,耐心回答她们的问题!想问问那些总说没时间陪孩子的父亲:你们比奥巴马还忙吗?”
“看得我眼睛都湿了。不由得想象每一个加班的夜晚,孩子眼巴巴地在家盼着我的样子⋯⋯今天我要早点回家!”
“有些妈妈抱怨没时间陪育孩子,在我看来很多时候不是你做不到或做不好,而是没有用心,而且缺乏坚持。早上,吃早餐、送孩子上学过程中都可以好好沟通的;晚上,给孩子讲故事,一起玩游戏。早晚各半小时,每天陪育一小时就能做到了。难的不是陪育,而是每天坚持陪育。”
“之前新闻里一个孩子模仿灰太狼烧羊,把别的小朋友烧得面目全非,触目惊心!虽然是个案,可现在的父母把电视、电脑当成电子保姆,和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少。
“每天坚持最重要!从今天开始要督促自己,每天陪育一小时,一定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