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凤山
原重庆交通部电政司司长
陶凤山,字鸣岐,生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无锡县洛社镇人。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1950年12月26日病逝于香港,终年50岁。
人物生平
陶凤山,字鸣岐,生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无锡县洛社镇人。早年就读于无锡县立第六高等小学。民国6 年(1917年)考进上海电报传习所,学习期限为1年,他入学仅2个月,对收发电报业务已很熟练,因此提前毕业。课余时间,他还去青年会夜校攻读英文。
民国7年考进北平邮电专科学校。因学业优异,为校长钟秉锋所器重,毕业后即派赴美国实习。回国后在山东省青岛市任长途电话工务员,参与了中国长途电话的始创工作。民国19年任交通部电政司沪汉干线工务长。翌年湖北大水,武汉被淹,他亲率线务人员在九江、武汉一带驾驶木排指挥抢险。为避免干线没顶,他想方设法在电线杆顶部用木梢接高2尺,以确保通讯畅通。一二八事变后,沿铁路的电线经常遭敌机轰炸,他不顾生命危险,屡次进行抢修,保证了上海对外电报通讯始终未发生较长时间的阻断。民国22年擢任电政司帮办。翌年,他主持采购电讯器材,并在9省长途电话工程中负责引进国外先进通讯器材——增音与载波设备,使安装工程按时完成。八一三事变后,他果断地下令抢拆上海至昆山杆线,保护通讯人员和通讯器材安全撤离,以免为敌所用。民国27年,在重庆期间又主持架设西南、西北两大通讯干线。翌年任交通部电政司司长,奉命去美国考察。民国32年任邮电司司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授予他抗日战争胜利勋章。
民国38年,陶凤山奉命赴瑞士参加国际邮电通讯会议。当时,国际上规定中国的中央广播电台所用呼号为“XGOA”,但按国际惯例,中国一词英文为China,应该用C作为呼号的第一字母。为此,他在会议上为中国电台呼号问题据理力争。经会议同意,改用C作为中国电台呼号的第一字母。会议结束回国时途经香港,因病滞留就医。后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1950年12月26日病逝于香港,终年50岁。他一生廉洁,病逝后身无分文,医院的治疗费、医药费、丧葬费等都依靠生前好友筹集才得以解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8 10:1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