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图书馆位于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
发展历史
隆昌市图书馆始建于1988年。
2016年5月搬迁至新馆,新馆位于康复西路延伸段与中山路交叉口东北处,使用面积7500平方米,可容纳纸质图书50万册、阅览坐席1000余位。
2018年全国第六次评估定级被评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是“四川省公共文化设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单位”、“内江市社科普及基地”、“隆昌市儿童电子学习基地”、“隆昌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基地”。
馆藏资源
馆内有纸质藏书20余万册,电子图书190万册,报刊400余种。 无线网络全覆盖,RFID智能技术实现读者完全自助借阅。设有电子图书借阅机、查询机、读报机、自助办证机,设有24小时智能图书馆,实现全天候不间断服务。建设有图书馆门户网站、微信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14.5T。
建设成果
隆昌市图书馆内设“五部一室”,即流通部、采编部、科技信息部、少儿部、宣传辅导部、
办公室。人员编制15个,临聘岗位6个,公益性岗位8个,在岗人数21人。馆内开设有少儿借阅室、亲子借阅室、文学艺术借阅室、社科借阅室、
视障阅览室、少儿数字体验室、
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视听室、地方文献陈列室、报刊阅览室、
自习室等13个对外服务窗。建有读者沙龙、少儿主题活动室、报告厅等读者交流平台。
全年开展文献资源借阅、检索与咨询及政府公开信息查询等服务项目。通过开展“图书漂流”、“中华经典诵读比赛”、“馆校联盟”“爱的教育”、“周末妈妈宝贝讲故事”、“月月姐姐讲故事”等系列活动,打造“书海徜洋梦想启航”少儿活动品牌,此活动项目2018年被评为全省优秀阅读推广项目;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公益讲座、公益展览、“读者论坛”、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书香家庭”评选、“读书明星”评选、老年电脑公益培训、务工人员技能培训、主题征文等活动,创新服务模式,共同提升读者服务,助推全民阅读。在城乡、社区、部队建有分馆和流动服务点,配备流动服务车一辆,延伸服务领域。流动服务进机关、进军营、进学校、进乡村播撒悦读种子,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充分满足群众阅读需求,实现服务均等化。馆内外设施设备及所有服务全部免费。
隆昌市图书馆以知识惠隆昌为使命,传承文明,创新服务,奋力打造读者满意的图书馆,着力造就市民终身学习的知识殿堂,彰显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为实现隆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而不懈努力。
机构设置
领导分工
王祥丽:(党徽)支部书记,馆长,负责党支部、行政全面工作。
代英红:副馆长,协助馆长主持馆务、协调部门间工作;分管工会、后勤安全保障工作。
部门职责
办公室职责:协助馆领导组织有关活动,协调各部室开展工作,及时处理各类文书材料;负责全馆人事劳资、财务管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消防安全、环境卫生、后勤保障、宣传活动等工作;负责处理本馆的外事工作。
流通股职责:负责总服务台、报刊阅览室、综合借阅室、
亲子阅览室、少儿借阅室、视障阅览室、地方文献陈列室、美工装订室、自助服务区、24小时智能图书馆等岗位工作的标准化管理和读者管理工作;做好流通协调工作;拟定书报刊订购计划,负责文献典藏、排架管理;做好期报刊加工工作等。
采编股职责:负责全馆图书、报刊的采集、分类、编目、回溯建库工作;负责古籍、地方文献的收藏和二次文献的开发工作;负责图书馆书库管理工作等。
科技信息股职责:负责全馆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负责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运行及维护;负责中控机房、计算机及各类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负责各类电子图书、音像制品、光盘资源和数据库的采购计划和服务工作;负责共享工程支中心的管理及运行等工作。
宣传辅导股:负责图书馆对外宣传、活动的组织策划、业务辅导及培训、图书馆学会活动等工作。
交通指南
地址:康复西路延伸段与中山路交叉口东北处
乘公交车线路:1路、2路、6路、7路、8路、12路,到西区终点站下车,步行约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