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
汉语成语
随波逐流(拼音:suí bō zhú liú)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随波逐流”。
成语故事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他早年辅佐楚怀王,当时称雄的七国互相争城夺地,混战不断,屈原见百姓遭受战争之苦,十分痛心,他立志报国为民,劝楚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楚怀王的信任。屈原常与楚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合齐国抵抗秦国,提倡“美政”。屈原还与苏秦一起积极促成楚、齐、燕、赵、韩、魏六国结成联盟,并使楚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因此,屈原得到了楚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他做主。
可是,屈原的才能引起了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的忌恨,他们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使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因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盟约,而被逐出都城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
屈原内心曾经有过激烈的矛盾与挣扎,他想要挽救濒临灭亡的楚国而不得,在污浊的现实面前,他自己苦心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大多随波逐流,自己应该何去何从呢?是坚持自己的理想,还是与大多数人一样同流合污?在《渔父》一诗中,屈原刻画了渔父的形象,并借他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在屈原和渔父的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自找苦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混浊,可以与世沉浮。由于不肯随波逐流而落得个被放逐的结局是大可不必的。司马迁在为屈原作传时,也写到了渔父的话:“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这是渔父在劝解屈原:“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你为什么不能随波逐流呢?”但屈原则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自己清白的身体和纯净的思想蒙受世俗的污垢,屈原就在这一年的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了。
成语寓意
古代文人中,有人随波逐流,有人遗世独立,古人讲究修身养性,保持独立自由,一般而言,随波逐流往往受到蔑视。一味地随波逐流,往往使人的脑子处于“休克”状态,得不到提升与发展。依赖于外界给于的信良,不加思考地吸收,往往使你的脑子成了社会垃圾的回收站。如果随波逐流成为一种习惯,那将会腐蚀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思考能力。反之,如果对外界信息加以处锤或者加工,形成自己独有的信息,那么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将比外界的信息更上一层楼。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随波逐流”用于比喻自己没有立场和主见,只是随着潮流走。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运用示例
明·杨慎洞天玄记》三折:“想这厮犯无祷于天罪,妄行无耻不知非,至此也还不愧,只待逐浪随波,成精作魅。”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四》:“禅宗论云门有三种语,其一为随波逐浪句,谓随物应机,不主故常。”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三二回:“我看将军容貌气度非常,何苦随波逐流,与这班虐民的权奸为伍?”
现代·鲁迅两地书》九四:“我现在已知道此校病根极深,甚难挽救,一作校长,非随波逐流,即自己吃苦。”
成语辨析
随波逐流—同流合污
“随波逐流”与“同流合污”意义相近,两者都有“随着人走”的意思;区别在于“随波逐流”中的“波”“流”指时势,也泛指一般人,而“同流合污”的“流”“污”专指坏人。另外,“随波逐流”强调“没有主见”,“同流合污”不一定没有主见,它强调的是做坏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2 08:44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