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治理,是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一项法定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主要工作内容
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是隐患排查与隐患治理两项工作的合并简称。两项工作都有相对规范的标准流程。
隐患排查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或方案;
2.按计划或方案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3.对隐患排查结果进行汇总并登记后,进入隐患治理流程,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还需上报当地安全监察部门,并按《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中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流程治理。
隐患治理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建立隐患治理台账,落实隐患的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整改措施和临时防范措施、整改资金、验收标准及验收人,俗称“五定”,隐患治理台账也称“五定”表;
2.整改责任人按照整改措施完成整改(如需临时防范措施,还应在整改期间落实临时防范措施)并上报验收人;
3.验收人按验收标准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同意隐患闭环,评估不合格要重新进行整改;
4.每季度及每年要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例如可以分析不同类型隐患占比,也可以按不同月度季度等不同周期对比分析等,除此之外建议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类型的隐患是否存在反复发生情况,要深入剖析原因,分析是否存在制度、机制缺陷以及之前治理措施的有效性,以便持续改进;二是同一区域发现隐患的数量是否存在持续增长的情况,持续增长的区域要重点分析区域内相关管理人员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或者其他原因。
工作流程及实施
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流程可分为:
1.新隐患填报(自查、互查、安环部检查)
2.隐患整改
3.隐患复查
4.隐患签转与撤销
5.隐患统计、报表、给上级主管部门上报数据
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基本上已经引入信息化手段,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软件提供对隐患按照上报、整改与复查的闭环管理,在流程中对“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进行严格控制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在平台中即时查询隐患的发现和治理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复查;系统可以输出符合国家安监系统要求的隐患报告单和统计报表,帮助企业实现23号文件对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要求。系统一般都符合:
1.由发现(评估)、整改、复查三个主干节点构成的隐患排查治理业务流程,重点实现隐患的闭环管理;
2.实现隐患排查信息及时上报,整改批复及时下达,加速信息周转效率
3.建立隐患排查全企业一本动态台帐
4.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图形化的统计,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5.规范的隐患通知单打印;
6.符合国家要求的隐患排查治理报表生成。
移动治理
移动隐患排查治理模块是安全管理的动态形式,运用手持终端PDA,随时随地进行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工作,及时记录发现的隐患信息,上传图片,传送至信息平台转入整改流程,了解隐患的实时信息。在项目建设后期,这些功能还可以在手机以及相关手持终端上实现。
对日常发现并已整改完毕的隐患进行快速登记; 对隐患现场相关信息形成图片资料进行上传,但不提交; 对隐患现场相关信息形成图片资料上传,并提交; 各责任人对自身所负责的隐患项进行整改; 安全质量部、上报人针对隐患项的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查看最近20条集团的隐患信息; 形成隐患的统计图表,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