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危机
隐私泄露
隐私危机是侵犯他人隐私权,又名隐私泄露,你的手机号码、年龄、职业甚至每月电话费消费都出于“半曝光状态”,这就是隐私危机。
基本介绍
隐私危机源于隐私泄露。“在互联网上,我们一起裸奔”,真是一语成谶,如今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成立。你想想,你的手机号码、年龄、职业甚至每月电话费消费都出于“半曝光状态”,这难道不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情吗?
泄露渠道
手机
现如今,移动互联时代已经来临。手机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且趋于智能化和高端化,它不再是以前单纯发短信和打电话的通讯工具,开始承载越来越多的用户隐私信息。
手机隐私是如何泄露的?
个人手机隐私泄露的种类主要包括:手机联系人、通话记录、手机短信、账号密码、定位服务、手机IMEI号码以及照片视频等私密文件的泄露。据悉,当前手机隐私泄露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 手机丢失或者借给他人。手机丢失或者借给他人使用后,手机中的联系人、通话记录、短信以及各类文件都有可能遭遇泄露,网上因手机丢失而导致的艳照门事件时有发生。
第二, 下载应用内置窃取隐私的病毒。从非正式的渠道下载来路不明的应用或者随处乱拍二维码,这些应用或二维码中被提前内置了恶意代码,一旦安装便偷偷在后台上传用户数据,当前Android平台上已经截获了大量窃取隐私的恶意应用和手机病毒。
第三, 刷机导致手机隐私泄露。恶意代码有可能被预先植入刷机ROM中,在用户无法觉察的情况下安装到手机中,激活后便偷偷联网窃取用户隐私,并偷偷上传至指定服务器。
网购
1.99元的耐克鞋、1元的毛衣、3元一套床上用品,拍下之后,卖家通知没货、买家申请退款,原本正常的网络购物流程,背后却隐藏着隐私泄露的风险。记者调查后发现,一元买卖难监管、泄露用户信息的违规成本低,这些都成了超低价商品骗取用户信息事件频发的“始作俑者”。
淘宝网创办的网商培训中心淘宝大学资深讲师“良品元帅”在微博上透露,这种拍完就蒸发的“一元买卖”,的确存在着利用低价吸引买家,套取个人信息的严重风险。
“一小时秒杀几万单,意味着卖家几个小时内就可以导出几万个买家资料,而这些顾客资料是很精准的。姓名、旺旺、地址、区域、电话、性别等,再细分点,利用软件还可以分析出买家购买力。”“良品元帅”说。
维权方式
(1)停止侵害
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2)赔礼道歉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
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
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3)赔偿损失
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
法律适用上应类推适用《民法通则》第120 条的规定,侵害隐私利益的民事责任方式,应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侵害他人隐私,造成财产损失的,应按照全部赔偿原则,予以全部赔偿。侵害他人隐私,致他人精神损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数额,根据侵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侵害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侵害人的得利情况,侵害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受诉法院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予以酌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7 22:34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泄露渠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