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在意大利和西方颇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之一。它产生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30年代达到鼎盛。隐逸派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受到
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
隐逸派诗人避开激烈的社会
政治斗争,沉湎于个人的感觉世界,把抽象的、超时代的生活之恶当作一切祸害的根源,实际上冲淡或掩盖了社会矛盾的实质。有时,悲观伤感的色彩较为浓重。
同时,隐逸派又曲折地反映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独特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它同为资本主义和法西斯统治歌功颂德的文学唱反调,表达了意大利中小资产阶级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特别是对法西斯独裁政权及其意识形态既不愿顺从又无力反抗的苦闷、失望、彷徨的情绪,因而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
到了40年代,在人民群众掀起的反法西斯
抵抗运动的影响下,一些隐逸派诗人或直接参加了抵抗运动,或在诗歌中鲜明地表现反
法西斯主义、爱国主义的主题,开始触及社会现实生活的题材。
隐逸派诗人在艺术上寻求创新,扩大诗歌的表现手段,善于细腻地刻划人物的精神世界,精心锤炼,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常常刻意追求感觉和意象,有的诗玩弄文字游戏,内容空虚,大多晦涩难解。
隐逸派的主要代表有著名诗人蒙塔莱、夸齐莫多、翁加雷蒂。其中夸齐莫多、蒙塔莱分别是1959年、1975年
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翁加雷蒂(1888~1970)早年曾受到
法国象征主义、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影响,他善于以精确的、富于巨大表现力的诗句刻划人的内心世界。属于这一流派的诗人还有萨巴(1883~1957)、卢齐(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