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壁岛是指一种狭长形的高出海水面的砂岩体,平行海岸分布,与海岸之间常有潟湖相隔,对
潟湖起屏障作用。
障壁岛的特点
障壁岛、障壁沙坝均构成对潟湖的遮挡作用,障壁岛(或坝、在近岸地区平行于海岸线分布;可以是笔直的,也可稍有弯曲或具微弱分支。通常情况下,多个障壁砂体可以相连,形成一排障壁岛(坝)。有些地区甚至可发育两排或几排障壁岛(坝),它们彼此之间也大致平行。障壁岛砂体一般厚10~20m,宽几百米至几千米:长几至十几千米。其高度取决于海浪的高度,海浪愈大,形成的障壁岛愈高。障壁岛的宽度则与波浪作用的时间和方向有关,时间愈长,障壁岛愈宽。
障壁岛的成因
关于障壁岛的形成机主要有三种成因:
①由海滩变化而来。原来曾是大陆海滩沙丘,当发生海侵时,它们逐渐与大陆分开,在海侵的最后期,障壁岛的背后地区就变成潟湖或潮坪。而障壁岛则随海平面的上升继续向上生长。
②在沿岸沙坝与沙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沿岸沙坝除最低潮时露出海面外,通常位于海面以下,随着沉积物不断供给,在波浪和水流的作用下逐渐向上生长。但当地壳上升,海平面下降时,它们露出于水面,并遭受局部侵蚀.当海平面继续下降时,原来的沿岸沙
坝便逐渐发育为障壁岛。其背后的残留海水形成潟湖。
③由三角洲的废弃而成。即当早期形成的三角洲在其废弃后,由于海平面的下降和波浪的改造所形成。
④由生物礁所形成。当生物礁的滨浅海中生长时,尤其是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后,海平面的下降使其露出水面所形成。
无论哪种成因所形成的障壁岛都起到一个作用,这就是将大海与陆地分开,形成一个与海洋时有连通、但其循环很差的潟湖环境。
障壁岛综合沉积体系与油气关系
1、潟湖、障壁岛、潮坪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决定了它们具有良好的生、储、盖条件。在潟湖环境中,生物种类单调但数量多,且水体安静,有利于有机质的堆积,潟湖底部常形成富含H2S的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向石油的转化,故潟湖相乃是良好的生油相带。
2、障壁岛、潮坪、河口湾相都发育有不同类型的砂体,有利于油气的储集。尤其障壁岛砂体,砂质碎屑的粒度适中、分选好、岩性均一,横向上与潟湖、浅海等有利生油的相带相邻,对油气的储集更为有利。
3、潟湖、潮坪广泛发育泥质岩类,也可以成为良好的盖层。
4、由于海侵和海退的交替变化,使潟湖、潮坪、障壁岛相在垂向上作有规律地递变,有利形成完整的生、储、盖组合。
障壁岛沉积特征
障壁岛海滩体系沉积亚环境有临滨、前滨、后滨砂丘以及越过障壁岛的漫冲积坪。临滨下部由非常细粒的砂、粉砂组成,面状的纹层常被生物扰动破坏;临滨中部由较纯净的中细砂及介壳组成,发育低角度楔状和
槽状交错层理。前滨由冲洗干净的、分选良好的砂砾岩构成,发育冲洗层理。后滨砂丘沉积物多为细粒砂岩,发育风成的中小型槽状交错层理以及植物根构造。在障壁岛向潟湖一侧,可存在由风暴浪越过障壁岛形成的漫冲积扇沉积物,它们由中细砂组成,发育前积斜层理和水平层理,并呈薄层舌状或席状延伸到潟湖之中。
当海平面相对稳定、沉积物连续供给并且下沉速度适当的时候,障壁岛向海方向推进,形成下细上粗的反韵律沉积,沉积层理的规模向上增大,沉积厚度具有减小的趋势。
障壁岛特质分布
沙坝型河口 一般分布在热带地区或泥沙沉积活跃的沿海地区。有近岸障壁岛或沙嘴包围,仅存单一或多个通道与大海相连,障壁岛或沙嘴之内为潟湖。如美国帕姆利科河口、中国海南岛小海河口。
障壁岛科学报告
全球有2149座障壁岛,跨越
海岸线20783公里(12914英里)。在
北半球发现了其中74%的岛屿,但这不足为奇,因为世界上2/3的岛群都在赤道北部。令人惊讶的是12.7%的障壁岛,共272座,环绕在
北冰洋周围。海冰和冻土层的出现很多年来帮助保护了北极障壁岛。但是一旦冰山褪去,冻土消融,那么强风、海浪、淡水洋流将从四面八方袭击岛屿,使岛屿相对于在其他自然环境中,变得更圆更小。
北极地区的障壁岛长(5公里,或3英里)是全球平均长度(10公里或6英里)的一半。“所能观测到的愈演愈烈的冻土层季节性融化,或许正显著地加之于北极障壁岛的退化”,调查报告的作者,
梅雷迪斯学院的Matthew Stutz和杜克大学的Orrin Pilkey在海岸研究期刊中写道。北极地区气候的整体解冻变暖以及海平面逐渐上升,使得这些岛屿比起地球上其他任何地球都消逝更快。关于北冰洋周围障壁岛的新发现和新分类仍然是令人惊讶的。“这项研究证明障壁岛存在于每种气候环境和每种潮汐波组合,”海岸地理学家Pilkey说。“任何地方,哪里有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适当的沙子供应,能推动沙子或底泥之类的足够海浪,造成弯曲海岸线的海平面上升,就有障壁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