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讲述了,马先生对汉字演变的解说,则一反传统之弊,以《千字文》的句子为单位,每句中针对单个汉字,不论草法或隶法,均求溯源析流;于形体变革的关节之处,尤重运用有关传世及出土材料,要言不烦,予以实证。加之形体选择严谨,出处明确,如此则不啻为每个汉字设立档案,使其各有作为个体的演变小史。汉字的整体演变规律体现在个体的汉字演变过程之中;反之,只有明了个体的汉字演变过程,纔能更为准确地认识和总结汉字整体的演变规律。
马国权,字达堂,祖籍广东南海,一九三一年十月生于广州。中山大学古文字学专业副博士研究生毕业,师事容庚先生。历主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席,并在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兼课。一九七九年四月应香港《大公报》之聘任撰述员。后复兼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考古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并在艺术系任教。先后担任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暨南大学客座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西泠印社理事、吴昌硕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岭南画派纪念馆董事、《名家翰墨》月刊学术顾问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次应邀至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处高等学府及艺术机构讲学、展览,论著较多,部分已译为日文、英文、韩文、葡文。一九九二年夏退休,移居多伦多,从事著述,讲授艺文,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尝任加拿大中国书法协会副会长、安河中国美术会名誉顾问,安河艺术学院中国文化委员会副主席。一九九六年冬应邀回港,参加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研究工作。2002年春抱病,四月廿七日在梦中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