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儿落带得胜令·闲适》是元代
邓玉宾子创作的一首
散曲。此曲以破为立,破除历代士子心中期盼在仕途上飞黄腾达的心理,将读者带到唯有隐退的闲适方是人生之常的思考里。作者擅用比喻性意象创造开阔的心灵世界,曲中虽繁用典故,却不拘不泥,能以浅白通俗的文字,摆脱掉书袋的呆滞,展现元曲用语浅显巧妙灵动的本色特质。
邓玉宾之子虽无真名字号传世,但此作脍炙人口,常被收入各类选集中。此曲为“带过曲”,【雁儿落带得胜令】是曲牌。元曲创作中,把同一宫调中音律恰能衔接的两三个曲调连在一起来写(但最多只能填三调),称为“带过曲”。如“雁儿落带得胜令”这个曲牌由“雁儿落”(前四句)和“得胜令”(后八句)两个曲牌组成。邓玉宾的儿子存世的作品只有【雁儿落带得胜令】三首,这是其中第二首。前两句意为乾坤像一颗转动的小丸,日月像两支飞行的快箭。转丸,转动的小球。乾坤不过转丸,人又只是天地一蜉蝣,其微渺甚至可以忽略。“日月”句感叹人生短暂。三、四两句大意是人生如梦,世事无常。“浮生”即人生,常以浮生若梦形容人生的虚幻。“云千变”引用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万里两句意思是班超虽建立了不朽的功业,但却抛家别子,背井离乡,大半生忍受着边关的寒风冷月和孤单寂寥。严子陵隐居避世,垂钓七里滩,多么优游自在。玉门关,在今敦煌西北,是古代通西域的门户。《后汉书·班梁列传》记载,班超年老思乡,上疏乞归,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七里钓鱼滩”,汉代严光(字子陵),隐居富阳,垂钓于富春山畔七里滩,光武帝刘秀多次征召,皆不入朝。“晓日”两句也是用典,感叹仕途的曲折艰险。晋明帝几岁时,父亲问他“日与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明日,又问他,对曰:“日近。举头则见日,不见长安。”后多以“日近长安远”比喻向往帝京而不能到达。“晓日”句意思是晓日与长安哪个更近?答案不言而喻。蜀遭难,李白《蜀道难》诗,极言入蜀道路之艰险。此处以蜀道喻仕途。这八句构成四组对偶,语义上或并列互补,或相反相成,增强了表达效果。第一组从空间和时间角度说明生命的渺小和短暂;第二组感叹人生的虚幻无常;第三组两个典故形成对比,强调名缰利锁给人带来痛苦和折磨;第四组意在阐明仕路艰险。形式上对仗整齐,音律谐美,气势贯注。作者将其一一排列在读者面前,而不加一句旁白或画外音,让读者在典故所蕴含的典型意蕴中细细体味人生的况味和真谛。在此基础上,作者发出警示和劝告:不要去追求功名,它误导了多少英雄好汉啊!看看,为了名利,他们一生奔忙,直到两鬓斑斑还不醒悟“干”,求取作品表现了他视功名富贵如缰锁,摒弃仕途宦海,向往隐居的思想。全曲韵律和谐,用典自如,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堪称元人散曲中的艺术珍品。
邓玉宾子,元代散曲家。同知
邓玉宾的儿子,名字、籍贯、生平、事迹均不可考。其散曲仅存小令《雁儿落带得胜令》三首。作品表现了他对社会黑暗以及为官的危险的深刻认识,因“识破抱官囚”而不愿再“事王侯”,所以走上了“尘世不同群”、“心远山林近”的隐居道路。他深受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生如梦,祸福无常,看破红尘之后“惟与道相亲”,持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虽然不满于现实,却只在山光水色以及道家教义中寻求解脱。其曲作韵律和谐,用典自如,既有自我感情的抒发,又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的传达,堪称是元人散曲中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