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湖岗,位于乐清雁湖乡境内,海拔930米。雁荡之名正是源于雁湖岗“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
地理环境
雁湖岗为雁荡山四大尖之一。雁荡山之名就出自“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的雁湖岗,岗上“雁湖日出”和“雁湖云海”胜景名气不逊“两龙一灵”,但人气一直不如后者。
雁湖位于雁荡山西麓。从市区开车出发,经芙蓉镇上往西北方向朝雁湖办事处前进,到达雁湖岗山下的上垟村,约需1小时。进入山门,只见一石柱拔天而起,高百余米,气象森雄。它的东首就是梅雨瀑,瀑布被山风柔媚一吹,细碎如珠玉纷纷飘洒在梅雨潭里,化作涟漪。
拾级上岭,负重前行,汗水和着粗重的喘息声很快冒了出来。途中,有数间石墙垒砌已然废弃的民房,在荒草中孤然矗立,徒增寂寥之感。正当感慨“空山不见人”,却马上“但闻人语响”;拐过一个山岭,见到有下山的四男一女在岭边小憩,每人身上都背有绿色藤条植物,一询问原是山中草药。其中一中年男子还穿着“森林防火”绿色迷彩服,攀谈之下得知他们是雁荡山林场的职工,完成例行的林区防火巡查下山。
继续往上爬,山势逐渐高陡,一些路段甚至紧挨斜坡峭崖,甚是险峻。山峦在雾气缥缈中隐现,天也越来越阴沉,丝丝秋雨开始飘落。大家加快了步伐,但在一条岔路口走错了道,直接登上了岗顶,一湖约两三亩大的水荡在强风下泛着波澜。
主要景点
从雁顶石下来,在老黄的带领下记者逐一探访了雁湖岗上的五个湖。
头湖,也是面积最小的一个湖。如今已经看不出来它曾是个湖的模样,更像是山坳间一块一亩多的旱地,四周树木林立,无法想象当年的秋雁是如何宿之的。
从头湖沿山路往北走约300多米,就到二湖了。二湖曾被人为疏浚,它掩映在一片茶园之中,在晨曦下湖水泛着粼粼波光,金芒四色,湖边的芦苇在微风下摇曳,景致让人沉醉。但这一湖碧水却会在冬季逐渐干涸,直至见底。
从二湖再往北走,翻过一个山包,即可看到两山之间有一大片长着一人多高的芦苇和荒草的湿地。这就是三湖(据县志记载为北湖,当地人均称三湖),也是面积最大的一个湖,有10余亩。当地乡贤卓大钱介绍,1986年三湖曾有组织地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清理,并在西首筑有一道高约3米的石坝,如今石坝已坍塌了一个大缺口。从地理位置看,三湖背风开阳,地势平坦开阔,是大雁最有可能秋宿的湖。据说,去年曾有砍伐森林防火带的工人看见有野鸭在此越冬。
东湖是一片约五六亩的沼泽地,上面长满了茂密的芦苇。北湖(县志无记载,当地人称北湖)位于一片向阳的凹地上,情形和头湖有些类似。
书籍记载
县志记载,雁湖古称“西外谷”。
在雁湖的认识和开发上,徐霞客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其《游雁荡山日记》(前、后各一篇)详细记载。1613年(万历四十一年)4月14日,时年26岁的他为了探究志书中所记的“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这个说法是否可靠,冒险攀登雁湖。最后差一点跌下万丈深崖而死,第一次“寻湖之兴衰矣,遂别而下”。
时隔19年(崇祯五年即1632年)之后,徐霞客弃西出改为东出雁荡,再上雁湖,这次顺利登上雁湖岗,作了详细的考察,弄清了雁湖“不止六洼矣,洼中积水成芜,青青弥望,所称雁湖也。而水之分堕于南者,或自石门,或出凌云之梅雨,或为宝冠之飞瀑。其北堕者,则宕阴诸水也,皆与大龙湫风马牛无及云。”
大龙湫水既不出于雁湖,那末它究竟来自何处呢?徐霞客在第二天就着手寻找这个答案。他从连云嶂之左,道松洞之右,拾级而上,终于找到了它的源头是在绝顶之南和常云之北的夹坞中。最后还留下一个小龙湫的源头问题没有解决,于是在第四天,徐霞客冒险攀上了小龙湫背(即今卧龙谷),终于也找到了它的源头是在雁顶东南的铁板、屏霞二嶂的绝壑之中。从而纠正了宋朝以来以大小龙湫之水来自雁湖岗的谬说。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