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中药
雄黄,中药名。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分布于湖南、贵州等地。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入药部位
性味
辛味,性温。
归经
归肝、大肠经
功效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
主治
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相关配伍
1、治蛇缠疮及蛇、蜂虿、蜈蚣、毒虫、颠犬所伤:雄黄为末,醋调徐,仍用酒服。(《世医得效方》)
2、治赤鼻:雄黄五钱(用透明成块,无石,红色者为佳),硫黄五钱,陈小粉(真正者)。共研细末,合一处,用乳汁调敷。(《摄生众妙方》)
3、治破伤风:雄黄一钱,防风二钱,草乌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温酒调下。里和至愈可服,里不和不可服。(《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发表雄黄散)
4、治腹胁痞块:雄黄一两,白矾一两。为末,面糊调膏摊贴。(《本草纲目》引《集玄方》)
用法用量
0.05~0.1g,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熏涂患处。
禁忌
内服宜慎;不可久用;孕妇禁用。
炮制
采集加工
采挖后,除去杂质。
炮制方法
雄黄粉:取雄黄照水飞法水飞,晾干。
生长环境
产于湖南慈利、石门,贵州郎岱、思南。
药材性状
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深红色或橙红色,条痕淡橘红色,晶面有金刚石样光泽。质脆,易碎,断面具树脂样光泽。微有特异的臭气,味淡。精矿粉为粉末状或粉末集合体,质松脆,手捏即成粉,橙黄色,无光泽。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雄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而入肝经气分,故肝风,肝气,惊痫,痰涎,头痛眩晕,暑疟泄痢,积聚诸病,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为水。而方士乃炼治服饵,神异其说,被其毒者多矣。”
2.《本草经疏》:“雄黄,《本经》味苦平,气寒有毒。《别录》加甘、大温,甄权言辛,大毒,察其功用,应是辛苦温之药,而甘寒则非也。其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疥虫,(匿虫)疮诸证,皆湿热留滞肌肉所致,久则浸淫面生虫,此药苦辛,能燥湿杀虫,故为疮家要药。其主鼻中息肉者,口(肺)气结也;癖气者,大肠积滞也,筋骨断绝者,气血不续也。辛能散结滞,温能通行气血,辛温相合而杀虫,故能搜剔百节中大风积聚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9 19:04
目录
概述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