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溪围屋,位于江西省赣州市
全南县龙源坝镇雅溪村,是
赣南客家围屋的代表者之一,包括雅溪石围和雅溪土围,总占地面积为1010平方米。
历史沿革
据《陈氏族谱》记载:雅溪陈氏祖籍河南颍川郡(今河南长葛)先迁至金陵应天府江宁县庐竹坝。明
洪武年间,因战乱不断,民无安居,于是佐公(雅溪围屋的开基祖)与弟发公携家渡过长江,沿赣江而上,行至信丰城外南门,弟发公深感迁徙劳顿,决定就此安家。兄佐公则继续南行,来到镇南上陈(今全南县龙源坝境内)时,看中这里地处赣粤交界的偏远山区,与世无争,土地肥沃,遂在雅溪落居。后因社会动荡,加之匪患扰民,陈氏族人便在此修筑两座有防御固守功能的围屋。
清咸丰六年(1856),雅溪土围始建。
清咸丰八年(1858年),雅溪土围建成。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冬,雅溪石围始建。
现两座围屋整体及内部结构均保存完好。围内绝大多数居民已先后搬迁他处居住,石围现剩下有一户母子2人,土围只有一位80多岁的男性村民仍在此生活。
建筑格局
雅溪围屋,包括雅溪石围和雅溪土围。雅溪围屋选址山间盆地,依山傍水。房屋整体坐北朝南,背靠海拔320米高的小山丘,既有利于形成适宜的微气候,又不会阻隔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一条小溪自东而西从雅溪围屋群的前方流过,穿越村落以后与其他三条小溪合流,与周边山体的良好植被形成围屋整体美好的聚居环境。
主要建筑
雅溪土围
雅溪土围名曰“福星围”,由雅溪村雅风村小组陈受硕、陈受颖等叔侄四人于清咸丰六年(1856)始建,清咸丰八年(1858年)建成。围屋坐东朝西,墙体用黏土夯结而成,全围长29.80米,宽20.20米,围高10.40米,占地600平方米。土围呈长方形“口”字,由土坯砖砌而成,高三层,每层17间房,二三层有贯通走廊。围屋有炮角四个,沿着围屋的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门坪、楼门、门厅、环廊、天井、环廊、厅堂,天井比例瘦高,二层以上均有内环廊,设计紧凑。大门有两层,上有灌水装置,以防外敌火攻。
雅溪石围
雅溪石围名曰“雅凤围”,为土围建造者陈受颖的儿子陈先学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冬所建,雅溪石围呈正方形,长宽各20.20米,围高12米,占地410平方米。围屋坐东朝西,坐落在山间水溪之畔,屋后为凤凰山。围屋外墙完全由三合土与鹅卵石混筑垒砌而成。花岗岩制的大门门楣处凸雕四个大字“鸟革翚飞”,意为羽毛华丽的鸟展翅飞翔,这大概正是“雅凤围”的由来。门左侧刻有“例授进士陈学士造”,右侧为“光绪乙酉年冬月立”字样。围内是“回”字形构造,为长宽约20米的正方形建筑。完全由实木搭建的屋廊有四层,每层建有大小房屋13间,二层以上均有悬眺外廊,四层还设有外走马廊。围屋在西北角和东南角设有挑空的砖砌炮角,虽仅有两个,但都带有广角延伸,仍能起到防卫围屋四面的作用。顶层为防御层,正面砖砌叠涩起翘明显。石围大门门框为条石砌造,门有三道,最外为包铁板门,中间是闸门,最里为实木便门,门的顶部有漏水孔,以便受到火攻时,灌水灭火。围四角筑有碉楼及射击孔,有固守反击功能。底层正中为厅堂,天井有四水归堂之特点,中央为一口水井,保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主要展览
雅溪土围内设有客家民俗馆,集中展示了客家非遗、婚宴嫁娶、过年过节等传统习俗。
雅溪石围内的“二十四节气”展示馆,将农耕文化、客家民俗文化和二十四节气相融合。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据村中一位博学的老人讲,陈氏祖先迁到这片风水宝地后,耕读传家,崇文慕雅,文人贤士辈出,因而被当地人称为“风雅之地”,兼以又有清溪绕村,故名“雅溪”。“溪”字曾一度被简写为“西”字,而且一用就是数十年,近年又恢复成“溪”字。
相关人物
在雅溪石围内厅堂门前仍靠着一块历经百余年的“例授进士”木牌,例授进士便是指围屋主人陈先学。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其父陈受颖为六品军功顶戴夫妻教子甚严。先学自幼聪慧,刻苦好学,年少便能吟诵唐诗宋词,熟读四书五经。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时代,先学淡泊功名利禄,尤其对官场黑暗腐败深恶痛绝,由于他“不合时宜”而屡试不第。他寄情山水之间,周游名山大川。后因父母渐老,为尽孝道,回家侍奉双亲。父亲恐误儿子功名,为他捐谋了个例授进士,先学难违父命,只好接受。此后,他在当地接济寒门学子,结交贤达开办私塾,亲身授课,学生弟子过百。后见陈氏家族中人口逐渐增多,原有围屋已难以容纳,遂独自出资在土围近百米处又新建了一座石围,使族人得以安居,在当地传为佳话。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
从全南县人民政府出发,经寿梅路、G535可至雅溪围屋,约22.8千米,约需用时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