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之歌》是黎巴嫩诗人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创作的一首
散文诗。这首诗描绘了雨的各种形态和作用:先写雨露,它可以美化山川,以自己的牺牲换来山川、花儿的幸福;次写暴雨,它热烈而短暂,却可以为人们带来抚慰;再写细雨,它纤细、温存,可以使多愁善感的心灵沉醉。最后,诗人由雨联想到爱情,表达了对爱情的看法,寄托了对美好人生的憧憬。全篇透过层层的雨雾,窥视出爱情的花朵;通过形象的比拟,使抽象的思想变为具体的可感物;将大自然的景与人类的情完全融合在一起,使人在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时也感悟了人类自身的魅力。
作品原文
أغنية المطر
أنا خيوط فضية تطحنيالآلهة من الأعالي فتأخذني الطبيعة وتنمق بي الأودية
أنا لآلىء جميلة نثرت من تاج عشتروت فسرقتني ابنة الصباح ورصعت بي الحقول
أنا أبكي فتبتسم الطلول وأتضع فترتفع الأزهار الغيمة والحقل عاشقان وأنا بينهما رسول مسعف أنهمل فأبرد غليل هذا وأشفي علة تلك
صوت الرعد وأسياف البرق تبشر بقدومي وقوس قزح يعلن نهاية سفرتي كذا الحياة الدنيا تبتدىء بين أقدام المادة الغضبى وتنتهي على أكف الموت الهادىء .
أصعد منقلب البحيرة وأسير على أجنحة الأثير حتى اذا ما رأيت روضة جميلة سقطت وقبلت ثغور أزاهرها وعانقت أغصانها
في السكينة أطرق بأناملي اللطيفة بلّور النوافذ فتؤلف تلك الطرقات نغمة تفقهها النفوس الحساسة .
حرارة الهواء تولدني وأنا أقتل حرارة الهواء كذا المرأة التي تتغلب على الرجل بقوة استمدتها من الرجل .
أنا تنهدة البحر أنا دمعة السماء أنا ابتسامة الحقل كذا الحب تنهدة من بحر العواطف ودمعة من سماء التفكر وابتسامة من حقل النفس .
中文译文
雨之歌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下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
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雷声隆隆闪似剑,在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我从湖中升起,借着
以太的翅膀翱翔、行进。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
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空气中的热使我降生在地,我又反过来去消除这种热气。这就如同女人,她们从男人身上吸取力量,反过来又用这力量去征服男人。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
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创作背景
《雨之歌》出自纪伯伦的散文诗集《泪与笑》。1903年至1908年期间,纪伯伦曾以《泪与笑》为总标题,在纽约《侨民报》上发表了56篇散文诗,后于1913年结集出版。在这部散文诗集中,纪伯伦面对现实,严肃地思索人生,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他还在积极寻找通向心灵和人性完美的道路,认为爱与美是世间万物完美的象征,是理智的成果,是人世的好的归宿和结局。因此,他将爱与美当做宗教来崇拜。
作品鉴赏
雨是大自然的一种景观,人们对风霜雨雪早已司空见惯,描写各种大自然景致的文学作品也多如牛毛,且多易入俗套,不能抒发多少深意。而纪伯伦却能给这一寻常的自然现象赋予浓厚的情感,用第一人称写法描述了雨,足见诗人创作的鲜明特征,即以情见长,借情动人。
诗人首先热烈地赞美雨,“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下人间”与“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定下了诗人对雨的珍视与崇拜,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了一种珍贵的偶像。在描写雨的同时,诗人又以不少笔墨,描写了雨的旅途中其它景物,这种衬托使雨的形象更为丰满动人。“我哭”,诗人用拟人的手法,使雨有了感情,离开了神之手,离开了阿施塔特女神的王冠,而且是被神“撒下”的,是被“清晨的女儿”“偷去”了,“我哭”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然而,“山河却在欢乐”“花草却昂起了头”,可见诗人对从天而降的雨是极为同情的,因为他把雨的降落视为命运的终结。在描写雨雪的作品中,把它们的降落视为生命终结者尚属少见,纪伯伦却这样去想、去写了,因而也就别有一番新意。但诗人并没有使这种消沉的感觉直落而下,却是把笔锋一转,又使下降的雨获得了生机,“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描写雨本身应有的生命姿态,意境非常优美,突出了雨的奉献精神。
诗人在描写的过程中,结合描写对象的特征,运用了许多哲理性的语言。像雨一样,人生“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这是一种规律,生的热烈与死的宁静形成了两个相对应的点,才有了万物,才有了生命,才有了生活,也才有了新陈代谢。“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行进。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即便是稍纵即逝的短暂生命,但“我”还是用自己应有的生命的姿态去拥抱活着的生命,成就这些生命的美丽。“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雨纤细温存,可以使多愁善感的心灵沉醉。接着诗人又写雨的哲理,“空气中的热使我降生在地,我又反过来去消除这种热气”。诗人又由雨联想到人,想到了男人与女人的哲理,“她们从男人身上吸取力量,反过来又用这力量去征服男人”。这其实又是一种生活哲理,世间的万物与人,都是在这种永恒的力量转换中得以生存。
诗人在结尾处把雨比作“大海的叹息”“天空的泪水”“田野的微笑”,以诗意的语言再一次写出了雨的生命,从大海中蒸发,形成泪滴,在蓝天上降落,滋润万物。同时,诗人又进一层联想,告诉读者:其实爱情也是这样的,人和大自然本来就有许多相同之处,爱情的全部就是以优美的姿态去拾获爱情的喜悦。这样的结尾,思想已经升华。
在这篇散文诗中,诗人的联想是超乎寻常的,似乎无边无际,没有任何定式。读者也得到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去顺着诗人的思绪,想象大自然,想象人生,想象社会,想象未来。哲理性也是全篇的一大特征。诗人看似在描写雨,却是借雨来到尘世的过程象征人的生命历程,从而告诉了人们许许多多的道理,充满哲理趣味。
作品评价
原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胡熙绩:如果说《浪之歌》主要用的是拟人的手法,那么《雨之歌》除了拟人之外,还加上了多种隐喻的手法。上帝撒下的银线,女神王冠上落下的珍珠,海洋的叹息,苍穹的眼泪,大地的微笑,这些都是作者给雨作的比喻。这些比喻形象而巧妙,含意深长。无论是拟人或比喻,都紧紧抓住了雨的特点:它们润育山川,使大地微笑,鲜花开放;它们驱散炎热,滋润草树,安慰愁人,抚慰心灵。银线、珍珠、泪滴是它们的外形,同情、叹息、微笑是它们的精神;它们生在雷电中,死在彩虹里;它们从海里升起,在天空翱翔,在花园下降。它们是爱情的象征。(《外国散文欣赏》)
作者简介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阿拉伯文:جبران خليل جبران;英文:Gibran Kahlil Gibran,1883—1931),黎巴嫩诗人、小说家。曾留学法国,后长期侨居美国。创作多歌颂自然景色和爱情,流露感伤情绪。诗集有《泪与笑》《行列圣歌》《
先知》等;长篇小说《
折断的翅膀》,反映东方妇女的生活和社会地位。除文学创作外,也擅长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