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汉语
常用字,读作léi,最早见于
甲骨文,本义是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近时,因放电而放出的强大声音。《说文》:“靁,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后引申为打雷,又由打雷来比喻迅速;还可表示宏大如雷的声音等。
字源演变
雷,会意字。指伴随闪电的声音。甲骨文(图1)像闪电之形,中间的四个点先变为两个口,又变为两个田,表示闪电后发出的声响。甲骨文(图A)=“申,即‘电’,分杈的闪电干枝”(图U)+“两个圆圈,即两个轮子”(图V),表示天空伴随闪电发出滚动的巨响。古人以为伴随闪电发生的滚动着的震天巨响,是因为天神战车在天穹轰然驰过。有的甲骨文(图L)将小圆圈(图P)写成“田”(图B),明确“轮子”的形象。
金文闪电形变异,两个田变为四个田。西周晚期(图5),金文“雷”字加形符“雨”,表示天下雨时发生的现象。金文(图C)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两个轮子(图S)写成四个轮子(图D)。有的金文(图E)将枝状闪电(图F)写成(图M)。有的金文(图G)加“雨”(图N),强调雷电的天象性质。
小篆(图12)省略闪电形,又将四个田字简化为三个。篆文(图K)将金文字形中的(图N)写成(图O),将金文字形中的(图I)简化成“畾”(图J)。隶书、楷书笔画化,把三个田字形简省为一个。隶化后楷书(图Q)将隶书字形中的(图R)写成(图T)。楷书异体字“雷”把“畾”简化成“田”。有的楷书异体字“畾”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雨”。
古籍多以简体的“雷”代替繁体的“靁”和大幅简化的异体字“畾”。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三】【㗊部】
雷,众口也。从四口。凡㗊之属皆从㗊。读若戢。一曰,呶。
说文解字注
【卷三】【㗊部】
雷,众口也。从四口。凡㗊之属皆从㗊。读若戢。
阻立切。七部。
一曰,呶。
锴曰:“呶,讙也。”铉本作:又读若呶。《集韵·五肴》不载此字。
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部】
古文:𤴐𩂩𩇓𤳳䨓𩄣靁㗊𤴑
《唐韵》鲁回切。《集韵》《韵会》《正韵》卢回切,𠀤音罍。《说文》:本作靁。隂阳薄动靁雨生物者也。从雨畾声。象回转形。《易·说卦》:震为雷。《礼·月令》:仲春,雷乃发声。
又《礼·曲礼》:毋雷同。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已,不当然也。
又司马相如《大人赋》:左𤣥冥而右黔雷。注:黔雷,黔嬴也。天上造化神名。
又《周礼·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注:雷鼓,八面鼓也。
又《韵会》:雷门,会稽城门,有大鼓,声闻百里。《前汉·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
又《南部新书》:胡琴,大曰大忽雷,小曰小忽雷。
又山名。《书·禹贡》:壷口雷首。疏:雷首,在河东蒲坂县南。
又泽名。《书·禹贡》:雷夏旣泽。传:雷夏,泽名。
又汉侯国名。在东海。见《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
又外国名。《前汉·西域传》:无雷国王冶卢城。
又州名。《韵会》:在广西,其山为雷所震,水流为江。唐置雷州。
又姓也。《前汉·淮南王安传》:郞中雷被。
又音纍。《楚辞·九歌》:驾龙輈兮乗雷,载云旗兮委蛇。《晋语》:靑阳。方雷氏之甥也。注:方雷,西陵氏之姓。黄帝娶於西陵氏之子,曰纍祖,实生靑阳。雷纍同。○按晋语注,雷有纍音,非止叶音也。
又《集韵》鲁水切,音垒。推石下也。
又《集韵》卢对切,音类。本作礧。或作垒礌檑。《埤苍》:推石自高而下也。《周礼·秋官·职金注》:枪雷,椎椁之属。《释文》:刘音诔。沈云:当为礌,郞对反。《前汉·鼂错传·具蔺石注》:如淳曰:蔺石,城上雷石。师古曰:雷,来内反。
又《正字通》:击鼓曰雷。《古乐府》:官家出游雷大鼓。
方言集汇
◎ 赣语:lwai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ui2 [东莞腔] lui2 [海陆腔] lui2 [客英字典] lui2 [陆丰腔] lui3 [客语拼音字汇] lui2 [梅县腔] lui2 [台湾四县腔] lui2 [宝安腔] lui2
◎ 粤语:leoi4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参考资料:)
音韵汇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