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大升 (1696~1779),字允上,号南山。清代医学家,
六神丸创始祖先,其先世江西南昌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雷大升弃儒从医,研究并吸收吴门医派精华,将温病学说的理论体系付诸实践,把行医和制药结合在一起,虔修中药丸、散、膏、丹。
人物生平
明朝初,雷允上的八世祖雷唐(尚虞)在江苏常熟出任掌文教的官职,相当于在江苏常熟担任教育局局长。其子雷羽中(凤霄)以“成化进士,出知于河南彰德府”,担任河南彰德府的知府。
明代中叶,雷羽中之子雷祖泽(维康)居住于无锡县梅李乡之秦村;后又迁往苏州定居,这就是雷允上祖上从江西迁往苏州的轨迹。
清朝初,雷允上之父雷嗣源(启阳)为“拔贡生,官居内阁中书军机章京”。军机章京,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也被称为“小军机”,可是算是中央大员了。
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四月二十六戊时,雷允上诞生。雷允上“幼即孤露,稍长砥行读书”,也就是说雷允上年幼的时候,就已经丧父,因此家境贫寒,年纪稍微大些的时候就开始发奋读书,博学广览,尤酷爱读医药书籍,但因孤贫,年十九岁即入赘毛氏,当了上门女婿。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雷大升弃儒从医,研究并吸收吴门医派精华,将温病学说的理论体系付诸实践,把行医和制药结合在一起,虔修中药丸、散、膏、丹。
1734年 (清雍正十二年),雷允上设诵芬堂于姑苏老阊门外专诸巷天库前周王庙弄口行医卖药。雷允上精于医道,并修合以香料丸散为主的时疫急救药及以道地药材为原料的常见、多发病的治疗药。因此,雷允上的丹丸治病救人得心应手“为时所重”,也就是成了当时社会大众所倚重
1736年 (清乾隆元年),雷允上辞谢了举荐其参加博学鸿词科后,遂以雷允上医名挂牌行医设诊所于诵芬堂内,集医药于一处经营四十五年之久。据《雷允上墓志》载“吴郡工岐黄术者固不乏人,而雷公南山以经济才治活人者,尤矫然绝俗”。雷允上医术高明,对症用药,“治病无不效”、“遇贫者与之药”。于是,雷允上便声誉鹊起,名噪姑苏,成为吴中名医之一。
雷允上重医德,对贫苦病人经常能免费诊治给药,“悯彼、尽心救药”;而在医道方面有着较高的造诣,还著有医药著作。他是姑苏清代的名医之一,在《苏州府志》、《吴县志》等地方志中和《雷允上墓志》、《中国人名大辞典》等资料、辞书中,均有所记载。
1737年(清乾隆二年) 闰九月初二申时,雷桂(字宫蟾,号秋涛)出生,作为雷诵芬堂的发扬光大者,雷桂早年并没有跟随父亲学医,担任广西梧州参军,权苍梧县事。
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乾隆十一年和十三年两次大疫中间。
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马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经阊门上岸,到七里山塘书“山塘寻胜”,此御碑亭至今犹存。想象乾隆爷一到阊门,距离诵芬堂距离不过一里,闻到药香,禁不住垂故诵芬堂的情形,似历历在目。
雷允上尽毕生精力经营诵芬堂达四十五年之久,在其行医卖药的生涯中,民众把雷允上医名和诵芬堂铺名连称为雷允上诵芬堂。之后,甚至有只知雷允上,不知诵芬堂者。
1779年 (清乾隆四十四年)四月初八辰时,雷允上逝世,享年八十四岁。
人物家庭
雷允上原配夫人是毛氏,“观察叔公女”。观察,是清代对道员的尊称,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道员(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雷允上也算是重新过上了官宦家庭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第二年,毛氏夫人去世,无子。“继配朱氏,秀野公女”,“簉室陈氏”,雷允上续弦的夫人为朱氏,并且还娶了一房妾,陈氏。朱氏生子雷楷、雷椿、雷桂。“楷、椿具先公卒”,长子、次子都先雷允上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正房仅留下三子雷桂。妾室陈氏生子雷兰。雷允上还有三个女儿。
主要著作
雷允上曾著有《金匮辨证》、《要症论略》、《经病方论》、《丹丸方论》等书。晚年,他常徜徉山水,垂钓葑溪、扼琴松壑,并肆力于诗古文,有自订琴韵楼稿。
雷氏家族产业的发展
雷允上殁后,雷允上诵芬堂药铺由其子雷桂(字宫蟾,号秋涛)经管。雷桂生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闰九月初二申时。早年曾“任广西梧州参军,权苍梧县事”。生有梦熊、梦麟、梦鹏、梦骏四子。雷桂继承父业二十余年,至清嘉庆八年(1803年)八月初七,雷桂邀同父异母弟雷兰和亲族表侄陆涛,外甥胡德桂、钱定烈,内侄徐观政、徐观勋,婿沈长年及友杨敷华等“定准章程开列于后,一样写成四纸付交梦熊、梦麟、梦鹏、梦骏各存一纸,以明分析,毋生别论”而立了分拨店业书。他希望“自拨之后,汝弟兄皆同心协力料理店务,不许各存异见,以致参商”。分拨店业书规定“完纳坟粮祭扫墓莹并外来酬应一切公事,均照公辨公派,不得推诿。诵芬堂店业盈亏作定拾分分拨,长子梦熊、长孙荣河共得叁分,次子梦麟、三子梦鹏、四子梦骏共得柒分,均派平均。此定永远章程,不准另行开设诵芬堂药店,倘弟兄内有生端者,作不肖论。嘉庆甲子年(1804年)元旦为始,所有癸亥年(1803年)以前一切帐目各事仍归梦熊、梦麟,梦鹏三分结算;甲子年以后,各理均照拾股结算,毋得更改。诵芬堂店房一所并对门堆药栈房二进均作四子公产传后,毋得争论。其房契纸现存父处。店中出入银钱,置货各事令梦麟、梦鹏商同承管经理一切,不得推诿,误正切切。四子在店支用银钱,不准互相悬支多付,总于年底核算均匀。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以前置买市房产业均作四子公产。年收行租作为父母膳用所有,向来每年贴膳银陆百两于甲子年起不必贴付其。
梦熊、梦麟,梦鹏住房器皿皆系各人自置所有产业内住,落毕家弄市房一所归于梦骏居住管业。梦骏年幼将来婚娶需用之银在甲子年起支项内存留作用。俟其成立自行支用”。
立分拨店业书后,诵芬堂即归梦熊(礼大房)、梦麟(耕二房)、梦鹏(绮三房)、梦骏(蕉四房)共掌产权。八年以后即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十一月十三日未时,雷桂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清道光六年(1826年),雷诵芬堂重定章程议单,也是每房各执一纸。鉴于当时雷诵芬堂经营欠佳,资产约一万两银,负债却达一万六千两银,店中资金周转困难,为此,议单内载有梦骏(蕉园)名下应支银贰千玖百余两(即立分拨店业书内载甲子年起支项款余额)作为自愿贴与诵芬堂以助其经营周转。
从创设
雷允上诵芬堂起,发展沿革至今日的
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其间已有近三百年的悠久历史。雷允上诵芬堂精选良药,虔制丹丸,悉遵古方和家传精制之成法,是以神效卓著在漫长的岁月中得以知名度不断提高。
雷允上的发祥地在苏州。苏州地处太湖平原,地势低洼、潮湿,气候温和多雨,各种病菌容易滋生、繁衍与传播。与雷允上同时代的姑苏名医叶天士曾说:“吾吴湿邪,害人最广”。据地方史科记载,仅在清雍正、乾隆年间,苏州地区所发生的大疫,春疫、夏疫、秋疫、疫疠就有十余次,丽染上时疫的病患者不可胜计。
雷允上所处的时代,医药已基本分开,但雷允上是集医药于一身,制药治病与对症下药是结合在一起的。雷允上在长期的临诊卖药实践中,掌握了大量古方和积累了不少民间验方、单方并对此进行精深的研究。特别是对时疫急救药,外科多发病药,他根据临诊经验,不断修改,其主要点是按君臣佐使之道着重麝香、犀角、牛黄、羚羊角、珍珠等名贵香细料及剧药的配伍。所以雷允上的丸、散、膏、丹较原方有着显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