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公园
上海市虹口区境内公园
霍山公园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霍山路118号,在霍山路和舟山路丁字交叉口南侧,坐南朝北,东、西、南三面俱为民宅,面积3700平方米。
历史沿革
民国初年,居住在这一带的西方侨民集资租赁公园原址辟为侨民儿童游戏场所。
民国五年(1916年),一些侨民向公共租界工部局写信请求征购该地块改作公园。
民国六年(1917年),经租界纳税(外国)人年会批准,工部局以规银1.88万两购买了这块面积为5.47亩(3647平方米)的土地。同年8月,公园对外籍儿童开放,取名斯塔德利公园。
民国十年(1921年),公园门口对面辟建舟山路,故改名为舟山公园。
民国十四年(1925年),霍山公园建一凉亭。
民国十六年(1927年),霍山公园建盥洗室和饮水喷泉。
民国二十年(1931年),霍山公园对华人开放。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6月23日,更名为霍山公园。
1958年,包括霍山公园在内的4座犹太人墓地中的3700座墓被一起迁往上海西郊国际公墓,霍山公园被恢复为公园。
1966—1976年间,在园内建窑烧砖和挖掘防空工事,霍山公园被迫停止开放。
1978年,整修公园,建造了棚架、围栏,霍山公园重新开放。
1983年,霍山公园对绿化进行调整,栽植红叶李、女贞、木槿等。
1994年,霍山公园园内新建一座犹太难民居住区说明碑。
1997年,虹口区园林所对霍山公园进行改建。
2015年,霍山公园进行了修缮。
建筑格局
霍山公园坐南朝北,东、西、南三面俱为民宅。园中树木疏密有致,建有沥青铺地的健康步道,步道两旁间隔竖立着6块不锈钢材质制作的健康知识宣传牌,宣传橱窗内的预防疾病、正确就医等知识墙报定期更换。
由于霍山公园面积不大,主路贴近公园边界环绕公园,与围墙之间保持约5米左右的绿化带。茶室和凉亭也布置在道路外围,自成一域。三条带形广场穿越中央绿心,既是道路,也是活动场地。公园入口别致,两片虎皮墙垂直布置,覆以花架,攀爬紫藤。
自然资源
霍山公园内主要栽种有香樟、榉树、悬铃木、龙柏、雪松等植物。沿公园周边常绿树木围合出安静的园内空间,种植女贞、八角金盘等。在纪念碑等景点周围,配置广玉兰、罗汉松、含笑、大叶黄杨等常绿植物。
主要景点
亭廊位于霍山公园园西部,是老年人的游憩场所。
犹太难民收容所的楼房正面墙上有一块铭牌,以中英文上书:为感谢二战以前和二战期间上海人民对于犹太难民的收留。
犹太难民居住区纪念碑,宽1.5米,高2米,以凝重的褐色花岗岩石作为背景,上面以中、英、希伯来文详细介绍了当时“犹太隔离区”的具体位置。
所获荣誉
2004年,虹口区人民政府将霍山公园列为虹口区历史遗址纪念地。
2023年,霍山公园被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评为“2022年度三星级公园”。
历史文化
上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救助犹太人最多的城市之一。民国二十七年—民国三十年(1938—1941年)期间,2万余名犹太难民从欧洲来到上海避难,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2月18日,日本当局命令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后抵沪的犹太难民迁入“无国籍难民隔离区”,对他们的行动加以限制,区域西起公平路,东至通北路,南起惠民路,北至周家嘴路。他们聚居在提篮桥地区,通过“犹太国际委员会”、“联合国难民救济所”等各种救济社团的协助与安置,他们在此区域开设了咖啡店、音乐厅、面包店和一些货品商店等,创办学校、交响乐团、饭店、宗教场所。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同年9月3日,虹口犹太人隔离区正式撤销。战后,他们陆续离开了上海。但当年的犹太人住宅大多还保留着,并得到了修缮,长阳路上的摩西会堂是宗教集会场所,现被辟为犹太难民纪念馆,当时的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旧址被改建为老年人活动中心。
霍山公园所在的区域为昔日的上海犹太人聚居地,已经成为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组成部分,是上海12个历史风貌区的一部分。
旅游信息
霍山公园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霍山路118号。
05:00—21:00。
免费。
乘坐上海公交22路至霍山路舟山路站下,往西南方向步行约40米到霍山公园。
乘坐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至提篮桥站下,往东北方向步行约360米到霍山公园。(交通信息查找百度地图)
参考资料
上海霍山公园和园内健康步道.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
第六节 虹口区.上海园林志.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1 16:0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